转贴 中国的所谓设计
文字 <br /> <br />所谓设计,就是会电脑绘图(CAD/3D/PHOTO。。。。。);<br />所谓设计,就是抄书;<br />所谓设计,就是一种职业,今天能挣钱就做,明天挣不到钱就再次转行;<br />所谓设计,就是快餐式教育的产品,3个月电脑培训;<br />所谓设计,就是老板意志/甲方意志,此二者是中国最大的设计;<br />所谓设计,就是3万/5万的家装,很有成就感;<br />所谓设计,就是峰和图库,甚至等于图块;<br />所谓设计,就是因为我不会,所以别人也不可能会,就是我不是高手,所以压根儿没有高手;<br />所谓设计,就是画画;<br />所谓设计,就是今天看见故宫漂亮,明天就把汽车展厅设计成故宫一样的东东;要不咱把人民大会堂每个门套加上科林斯柱或爱奥尼克柱,加上玻璃金字塔,加上太阳神庙的祭坛,---哇,酷毙了;<br />所谓设计,就是在网上下载大量别人的图,对朋友说是自己的孩子;<br />所谓设计,就是在办公室里画儿童简笔画,我既然能画出来,别人就应该能做出来,做不出来是施工有问题;<br />所谓设计,就是枪手;<br />所谓设计,就是做电脑效果图;<br />所谓设计,就是全红木仿古家具或全进口意大利家具;<br />所谓设计,就是金箔银箔,或者把豪宅用文化石做成山顶洞,此谓之个性或档次;<br />所谓设计,就是做了三个月家装就好为人师,我敢面对面教贝律铭画CAD;如果柯布西耶能活过来,我建议把萨伏伊别墅的带形窗包成若干欧式窗套,独立支柱包成罗马柱,屋顶花园加上阳光板打麻将;<br />所谓设计,就是满腹牢骚,乱发贴子。。。。。。。。。。。 <br /><br />修养与设计<br /><br /> 对于技巧性的学习而言,模仿是初学者必需和有效的学习手段之一,设计的学习也不例外。但是,模仿仅仅是学习设计的手段和途径,只是学习设计的初级阶段,创造性能力的自由挥洒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和高级阶段。在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澄清:什么是设计,设计的实质是什么。设计即思想,思想反映修养。只有弄清这个问题,提高设计水平才有方向和目的。在许多从业人士眼里,设计就是技巧,简而言之,即是画图。其实不然,设计归根到底是一项艺术工作,其创作的源泉在于设计者的修养。<br /><br /> 修养之于技巧(画图或CAD/3DMAX/PHOTOSHOP/CORELDRAW/LIHGTSCAPE等等),好象武侠小说里武林高手的功夫,他的招数与内功。技巧是招数,是外在的,是短时间内通过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可以达到相当熟练程度的。修养好比内功,是内在的,它是所能描述一个人的方方面面的因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长期的人生积累和沉淀,但并不等于每个60岁的人的修养都能达到同样的一个境界。武侠小说里,一个人招数再炉火纯青,如果他的内功没有达到相应的火侯,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个外家高手,不足以称宗师泰斗;相反,如果有相当深厚的内功造诣(如同《天龙八部》中藏经阁的扫地老和尚),即使他不懂一丁点招数,哪怕是拂袖之间,也能有大家风范,自是无招胜有招,达到不假思索,得心应手的自由境界。“胸中有邱壑,下笔如有神”,这就是修养,也即是我们设计师所应追求的东西。各种艺术门类的素养是相通的(文学里所谓“通感”)。个人以为,设计师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也必须提高和加强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做足设计以外的功夫,有道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必须要有艺术家的素养、工程师的严谨思想、旅行家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财务专家的成本意识。有一位设计界的前辈讲设计即思想,设计是设计师专业知识、人生阅历、文化艺术涵养、道德品质等诸方面的综合体现。只有内在的修炼提高了,才能做出作品、精品、上品和神品,否则,就只是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流于平凡。一个人品艺德不高的设计师,他的设计品位也不会有高的境界。 <br /><br />先知的模样<br /><br /> 上帝是什么模样呢?有的时候,ARJAN会冥想上帝的样子。也许,上帝是公众人物,他的样子众所周知,总是慈眉善目的一个西方老头,每个人自己都有一个关于上帝样子的版本。就是这个老家伙掌握着我们的一切,包括命运前途。他是谁呢?---一切外界的形象皆是内心的投射,其实,上帝无外乎是自己心中理想的的自我,我们把他放大了,送上圣坛而已。天天摩拜,不过是在拜自己的理想。上帝在这里存在于自己心中,是主观的,还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先知(或大德,或真理,或智慧),他总是居住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山林之间,荒郊野外,都市钢筋混凝土丛林中,很少有人碰见他,也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模样。先知与上帝不同。上帝是公众人物,是明星,总是端坐圣坛,光芒万丈,一望而知是上帝。先知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或许是田野里的农夫,或许是鱼舟晚唱的渔父,或许是路边玩石子的小男孩;也许是倩女幽魂中看守桃林的燕赤霞,也许是星球大战里鸡皮满面、头上长角的矮小老头;也许是骇客帝国里、住在喧闹城市里的慈爱老妇,她会自己插花,会在周末打扫厨房的清洁,而且还擅长烙饼,有缘的人,她总会送你一块饼,你会觉得如此美味,走出她的房门,不会觉得她是先知。先知们总是如此的普通,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并不是我们所臆想的学究模样,即使我们有缘碰见他们,和他们交谈于山林田间,都市市井,也往往会忽视他们智慧的光。偶尔思想灵光一闪,也许我们会因此终生受益无穷。当我们走过街市,觉得身后的人群中有一只熟悉的笑眼,蓦然回首时,那人已大笑而去,身形不见,而笑声在耳。<br /><br /> 说远了,说远了,其实,修养如同先知,它总是在我们可能在的每个不起眼的细微角落里,有心的人总会看见它褶褶生辉,对我们狡黠的眨着眼。我们会问,修养到底在哪里。也许修养在于琢磨怎样修剪一片桃林,也许修养在于潜心习书作画吟诗作对,也许修养在于认真地烙一块饼,甚至于他正在于路边玩一颗光滑的石弹子……作为一个设计师,对修养的要求是广泛的,我们只有修葺好我们自己的这片桃林,才能走向人生的成熟。眼界宽了,修养提高了,设计水平的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修养高的人,他会认真地去观察体味身边的每个细致的事物,他会努力去研判事物的方方面面,在这些看似琐碎无序的细节里,他都能找到兴趣和灵感。他用自己的深厚修养去看身边的事物,这些平凡的东西在他眼里都具有深厚的修养,一经他经营布置都能与众不同。<br /><br />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在知识的范畴内至少应具备以下素质:<br /><br /> 1.与装饰专业有关的知识:装饰结构,装饰材料,装饰施工,装饰设计,装饰预算。。。。<br /><br /> 2.与建筑专业有关的知识: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史,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制图,建筑表现,建筑预算,建筑安 装,土木结构,钢结构。。。。<br /><br /> 3.与艺术相关的知识:素描,色彩(水彩,水粉,油画,彩铅,马可笔,塑料笔。。。),壁画,雕塑,音乐,文学,美学,中国艺术(国画,书法,篆刻。。。),陶艺,纺织,工艺美术,手工。。。<br /><br /> 4.电脑设计的技巧(CAD,3D,PHOTOSHOP,CORELDRAW,。。。),电脑办公。。。。<br /><br /> 5.各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历史背景,宗教信仰。。。<br /><br /> 6.经营管理,谈判技巧,理念表达。。。<br /><br /> 7.为人处事,社会阅历。。。。。。。。。<br /><br /> 上述素质的要求,不是一项项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的溶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越往前,越是基础,越往后,要求越高。前面是对绘图员/普通设计师的要求,后面就是对资深高级设计师/设计总监/首席设计师甚至作为工程项目经营者的要求。自己需要怎样的素质修养,这要看自己的职业定位是什么。 <br /><br />王者归来<br /><br /> 曾经有位魔王,一位真正的王,神勇无比,法力无边,一生纵横四海,终因身心俱疲,战死他乡。魔王告诉他的战士,只要把他运回故乡,让他的躯体触摸到故乡的土地,他就能复活,佩享永生。于是,魔王忠诚的战士日夜兼程,顶风冒雪,冲破邪恶黑暗势力的重重包围和阻击,终于,当最后一个战士倒下时,魔王的躯体触摸到故乡的土地,霎那间,风云变色,魔王在飞砂走石中复活,邪恶的黑暗势力灰飞烟灭。。。。。。<br /><br /> 人说黑暗的中世纪是人性的恶梦,但是,开篇的故事,从神和英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自强不息、自我完善的三个阶段:为了理想,努力奋斗,远走他乡;与理想一步之隔时,却因远离故乡(力量源泉),丧失了前进的动力,陷入迷惘;带着满身的伤痛,回到故乡,自我反省,寻找新的动力,重新开始。这三个阶段好比哲学中肯定—否定—肯定,在局部的过程中,这三阶段是单一完整的,在全局性的发展中,它又是不断循环向前的。<br /><br /> 生活不是蒙太奇,设计亦非中世纪的魔幻世界。大到国家的百年大计,小到个人的人生规划,具体到设计这个行业来说,进步、发展的历程莫不如出一辙。设计在中国发展的这头十年,许多企业和个人并非因为具备这个能力而进入这行业,只是因为行业空白有利可图。十年大浪淘沙,行业进入困顿期:人才青黄不接,素质先天不足,市场在扩大,份额却减少。这是设计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就设计师个人而言,十年磨一剑,韬光养晦,终要成全自己的理想。然而,在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总有时候感到设计水平不在状态,找不到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甚至于要放弃。这是设计师正陷入混钝期,迷失在形形色色的流派、主义里,迷失在业主、老板的指令中,迷失在现代文明的网路里,动弹不得,其根本原因是设计灵感枯竭,失去了思考力和源泉。当然中国自有中国的特色,设计亦然。“天下设计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这句话被许多人奉为真理,仿佛真的为自己的不学无术找到了借口、挡箭牌和遮羞布。“买100本资料书,雇个绘图员,俺们就是中国的大师”,这些面虎皮大旗下,设计虚无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论调让人胆战心惊。在初涉设计行业的人眼里,漫天飞舞的主义、流派,光怪陆离的个性、自我,莫名其妙的时尚、前卫和怪诞,简直就是一个诺大的万花筒,让人不知何去何从。本想去收获一网一网的鱼,但又怕拉上来的是泡沫垃圾,却不知道应该到哪片海去撒网。<br /><br /> 其实,无论是设计行业的困顿,还是设计师灵感的枯竭;无论是设计虚无主义或妄自尊大,还是设计初学者的迷惑,究其原因,是我们对设计认识和学习的方向产生了问题,即是中国设计缺少了某些东西(各位,可不是缺钙,也不是缺脑X金!),这些东西对设计而言,是根本性、基础性的动力和源泉,土壤和基石。浩如烟海的设计史,是设计师设计生命的起点和归宿,也是设计师永不枯竭的设计灵感和源泉。<br /><br /> 这里所说的设计史是指以建筑设计为主的,包括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规话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学科的发展历史。设计史不能只仅仅当作设计的历史教科书,更是设计学、设计大师、设计理论、设计教育的历史,更是古往今来各时期、各流派设计大师的经典作品、学习方法、设计理论体系的百科全书。与当今社会逢人必称“大师”,动则必谓“经典”的情形相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匠人,到现代的柯布西耶、赖特;从雅典卫城到朗香教堂,后者才是真正的流传万世的大师和典范。那些自封“大师”和“经典”的人,不过是在设计长河边上拾到几颗石子,他就当作夜明珠。设计史上有个规律,每当设计陷入周期性的困惑,人们总是会翻开设计史,回到古典主义,在与大师的对话中,去寻找新的灵感。如果我们真正花些精力研究大师们的经典作品、理论体系、设计方法、工作经验,以此为基础和起点,以正确的心态,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打破妨碍学习、进步、发展的桎梏,行业会因此而走出困顿,设计师会因此获得无穷的灵感,虚无主义和妄自尊大会因此得以根除,学习者会因此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br /><br /> 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发展需要我们站到前人的肩膀上,把新的目光投向未来。传承是为了创新。设计的进步和发展也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超越自我,无论是行业还是设计师个体才会有发展。超越自我,尔可为王! <br /> <br /> 下面是引用莫工设计师05-01-14 5:36 PM发表的 :<br /><br />~!@#$%^&()_│_)(&%%$#@#@!!~~~<br /><br /><br />………………………………??????大师这是什么意思 ~~?? 真是大快人心。看到这些又有些惭愧。还得要加把劲。 恩那 喜欢........ 学习中!! ^_^!! 好:lol真好:lol
真的好:lol
真正的好:lol
真真的正好:lol
真真正正的好:lol
真真的正好:lol
真正的好:lol
真的好:lol
真好:lol
好:lol
那我就纳闷了。。。你说说看 国外是怎么设计的。。
那我就纳闷了。。。你说说看 国外是怎么设计的。。 难道他们不是先去欣赏别人的作品 。。 说得不好听就是抄袭然后到超过吗。。。。别把中国的设计说的这么没水准。。。 支持楼上的,支持,支持... 好东东支持楼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