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ら璇箻﹎ 发表于 2019-12-4 10:54

北京首钢星巴克咖啡冬奥园区店 筑境设计

转:Archdaily


方案(筑境设计):薄宏涛、蒋珂


建筑(筑境设计):宏涛、赵嘉康、高巍、张志聪、刘亮、蒙治银


业主设计管理团队:王世忠、刘桦、金洪利、王达明、段若非


结构机电(首钢国际工程公司) d MEP Design:侯俊达、王兆村、陈罡、李慧、张悦、王洪兴、林莉、王静、闫洪瑞、陈喜雷、康建宇


景观设计:易兰(北京)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陈跃中,莫晓,王斌,田维民,胡小丹


现状梳理
对工业遗存现场以适应性更新策略展开的思考催生了北京首钢星巴克咖啡冬奥园区店,三高炉干法除尘器罐体主要由容纳除尘布袋的罐体、检修平台和相关放散管道及控制设备组成。干法除尘器八个干法除尘罐体和七层检修平台间形成了强烈蒙德里安线条和色彩构成的“七横八纵”式的构图,具有很强的工业美学特征。


特征挖掘
为凸显干法除尘的美学特征,提供从奥组委办公园区向东眺望的良性视觉对景,设计决定拆除遮挡罐体的控制室。 “适应性更新”的设计策略,更具遗存自身的美学和空间特质。


从城市服务职能的空间设定角度看,它应该成为一个聚会、交往和休憩的空间,咖啡店似乎是契合度最高的功能植入选择。


从遗存构筑物的美学和空间特性看,拆除到一层的控制室呈现的是不遮挡罐体单层混凝土框架,横向框架的水平感和干法除尘罐体的横纵构图可以形成有效的呼应关系。


从动线组织和城市表情角度看,这组建筑需要导入北侧工舍酒店、南侧三高炉博物馆和西侧奥组委办公园区的人流,南北两侧都需要有效的出入口组织。南北向玻璃立面对三号高炉热风炉和工舍酒店形成框景,而西侧对向奥组委的立面则因道路和西晒问题需要一定的视觉遮蔽。


弹性介入
拆除上部后保留下来的控制室一层框架层高较高,达到6.4m,设计将建筑地坪提升到1.3m标高,剩余的5.1m层高对于咖啡店而言已经足够,而提升的地坪则让新建筑拥有了轻盈的漂浮感,和背后紧邻的沉重罐体形成强烈的并置和对比的效果。同时,地坪的提升也令原建筑的地梁系统以一种工业考古视角的“遗址”样貌呈现出来,强化了自身的新旧对话。


压差发电控制室原南侧楼梯间梯段拆除后留下了开放的梯井,设计并不希望这处有趣的“空”被填充,方形倒圆角的玻璃庭院和穿越屋面而出的树木让“空”转化为了“院”,让绿色渗透进了建筑内部。内装设计中营业厅北侧的同形卡座形成了内部空间的对偶式修辞。


提升的地坪催生了建筑西侧和北侧的坡道处理,西向坡道外饰灰色氟碳漆钢条编织网,充当外遮阳系统过滤掉下午的西晒问题,同时提供了一个朦胧的半透明界面,柔化了西侧和园区的界面关系,也令建筑强化了东方气质下的轻盈感。北侧坡道掠过轻浅的静水面从两列竹丛中转折而入,让这座小建筑的动线拥有了平行、交错差异化的体验。


耐候处理
除了根据遗存特征巧借赋能外,在工业遗存更新领域,提升既有材料耐候性,比如干法除尘罐体和平台的钢铁表面的除锈漆面耐候涂装就是非常典型的课题。


首钢园区项目团队进行了反复调整油漆组分和打样的过程,在经过长达10个月的探索性试验之后,团队最终选择了一种具有90%透明度以及10%反光率的树脂漆作为防锈处理的罩面剂,一方面能够阻止钢铁的进一步锈蚀,另一方面保持了原有漆面的色彩甚至锈蚀痕迹,将时间的烙印完美封存在其表皮。






















































































CARINA245 发表于 2021-3-23 10:54

66666666666666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首钢星巴克咖啡冬奥园区店 筑境设计

新媒体课大宅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