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仿古建筑频繁倒塌的背后真相
集贤亭位于杭州西湖一公园“晚节流香”石碑对面,在历史颇有名气,该景点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亭湾骑射”。然 前两天在狂风暴雨中,“集贤亭”忽然垮塌。今年8月,杭州清河坊牌坊倒塌致2死1伤。2006年,西湖景区三台阁坍塌,8名游客被困,媒体发现倒塌建筑都是仿古建筑,都是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均由同一家单位设计,从建成到倒塌都在11年内。
杭州仿古建筑频频出现垮塌现象,到底是人祸还是天灾造成的呢?
“短命”的集贤亭、河坊街牌坊、三台阁均由“杭州市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该设计单位声称“三台阁、集贤亭倒塌真的只能说是‘天灾’,设计时已将风力影响做为考量因素。”至于河坊街牌坊的倒塌原因,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管委会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牌坊的钢筋混凝土基座与木质牌楼连接处断裂导致牌坊坍塌,连接处有腐蚀现象。”并未说明是如何造成的,也没有承认是人为因素。
将坍塌原因归咎于天灾,很容易理解,如此即可转嫁责任,谁能去处罚风雨呢?不过,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问题并非这么简单,天灾的背后往往都有人祸,更何况是人造的建仿古筑,如此“短命”当然逃不脱干系。河坊街牌坊从设计到完工只用了两个月,而建筑所用的木材防腐处理都至少需一个月,那么如此仓促的施工背后,是否有人为干扰赶工期的因素呢?而三台阁、集贤亭均是倒在短时雷雨大风之下,莫非就如此弱不禁风雨吗?
亦有媒体报道,在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建有不少逾10年的凉亭,其中一些木头柱子已经出现腐烂,用绳子圈起来不让游客靠近。可见,大量使用木材的仿古建筑,均存在虫害、腐蚀、老化等安全事故隐患,管理部门需要定期给仿古建筑做“体检”,及时排查隐患更换腐败建筑构件,以避免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杭州“短命”仿古建筑是否做到了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也该深入调查下才对。
仿古建筑“保质期”过短,乃是大量使用木材建筑的通病。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木材建筑不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木材易腐烂,需要经常保养更换构件,但由于关键部位的合适木材不易寻找,很多建筑难以得到有效维护,消失于风雨沧桑战火蹂躏之中。目前各地热衷于兴建仿古建筑,均是处于商业利益考量,通过打造仿古建筑来营造旅游氛围,并非当做实用性的建筑来设计,过度模仿古代经典建筑的外表,缺乏有效的全面风险评估,也为“短命”埋下一个伏笔。
因此,仿古建筑虽然定位是模仿,却也应在追求形似的基础上,亦要重视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既然仿古建筑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古董和文物,何不妨改换材料和建筑设计,少用或不用易腐烂的木材,采用更为牢固的钢筋水泥、石材,一样可以打造出仿古建筑来,至少不那么容易倒在风雨下吧。真是伤不起呀。
莫非就如此弱不禁风雨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