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物理性心理错觉(转贴)
色彩具有精神的价值。人常常感受到色彩对自己心理的影响。这些影响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作用,左右我们的情绪。色彩的心理效应,发生在不同层次中,有些属直接的刺激,有些要通过问接的联想,更高层次,则涉及到人的观念、信仰。对于艺术家或设计者来说,无论哪一层次的作用都是不能忽视的。
(一)色彩的物质性心理错觉
色彩的直接性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心理学家对此曾作过许多实验。他们发现,在红色环境中,人的脉腮会加快,血压有所升高,情绪兴奋冲动。而处在蓝色环境中,脉膊会减缓,情绪也较沉静。有的科学家发现,颜色能影响脑电波,脑电波对红色的反应是警觉,对蓝色的反应是放松。自19世纪中叶以后,心理学已从哲学转入科学的范畴,心理学家注重实验所验证的色彩心理的效果。不少色彩理论中部对此作过专门的介绍,这些经验向我们明确地肯定了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此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光,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凉爽的感觉。颜料也是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饮料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会引起你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冬日,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
以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联想有关。总的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暖色,又需要冷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冷色与暖色除去给我们以温度上的不同感觉外,还会带来其它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两者相比较,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退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这些感觉都是偏向于对物理方面的印象,但却不是物理的真实,而是受我们的心理作用而产生的主观印象。它属于一种心理错觉。
颜色引起的物质性的心理错觉,是艺术家或设计家最可利用的手段之一。有一个生动的例子:1940年,纽约的码头工人因搬运的弹药箱太重而举行罢工,一位颜色专家出了个主意,把弹药箱的重色改漆为浅绿色,强药箱的重量并没有改变,但颜色使工人觉得它变轻了,罢工终于停止了。颜色提高了劳动效率。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中,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调。由于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可在细长的空间中远处的两壁涂以暖色,近处的两壁涂以冷,空间就会从心理感到更接近方形。
除去寒暖色系具有明显的心理区别外,色彩的明度与纯度也会引起对色彩物理印象的错觉。一般来说,颜色的重量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暗色给人以重的感觉,明色给人以轻的感觉。纯度与明度的变化,还可以给人色彩软硬的印象,如淡的亮色使人觉得柔软,暗的纯色则有强硬的感觉。 不错`这些在设计中都是要考虑的` 支持 色彩在居室中的运用
装修时,很多人习惯性地会把所有房间弄成同一种色彩,其实,应先根据房间的大小、朝向、每个房间的功能分配,然后再加上个人喜好从而来选择不同的色彩;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人们喜欢穿戴颜色,却不敢为家居布置增添点颜色。事实上,他们的内心是渴望颜色,只是怕选择出错而以。
有人说,客厅是主人的名片,见到客厅的风格陈设就能感觉到主人的性格,所以在色彩方面,客厅并没有忌讳的颜色,而主要根据主人对客厅的主要功能的分配来选择适合表现的色彩。
例如:你是位教师的话,教师类冷静的知识分子,那么客厅更多是表现主人文化内涵的一个场所。以偏浅的冷色调为宜,如米色、象牙白、浅灰色等这些浅淡的色彩,而如你是位个性十足,正想代借客厅来张扬个性,那么就可以利用大胆的色彩来表现,如明黄色、鲜红色等鲜亮,纯度高的色彩。
除此之外,还要理性地考虑到居室房间的自身条件,面积的大小与色调的选择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色彩还与人的心理有关,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人对色彩的喜好是不同的。人对色彩的爱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可能有一致的喜好色,在居室色彩取向上,一般以个性化、和谐为标尺。例如颜色和人一样拥有多重个性。你说橙色很阳光、健康,但在印度,中东文化里,橙色沙丽显得性感撩人。
还有一点就是,颜色会随灯光的明暗和自然光线的调整而产生变化。一面大红色的墙壁在灯光效果下会变出深浅有致的橙色色谱。质料的搭配也可营造不同视觉效果。观赏颜色不能只看平面,颜色应该是立体,拥有三面视角。
所以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室内设计师的话,就应该根客户的年龄、居室的面积等一系列的综合参数来为此居室配色,而不是每一户的色彩都是如出一辙. 恩,不错,多举点例子好了 我刚来的啊?顶一下啊不错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