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现代主义建筑那么提倡“个人中心主义”思想,OFIS的项目更加后现代更有建设性,OFIS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一种整体性关系,像Farewell Chapel这样的公共建筑更应体现建筑性能中可提供的交互性。基于此,FarewellChapel在建设过程中就以与周边环境的契合为出发点,融洽地融入当地的地形地貌,作为当地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存在。绿色的草坡、树木、墓碑、建筑,以及参加葬礼的人们,这些元素拼贴构成清澈、纯净的艺术效果。公墓成为田园化的乡村景观,也是某种意义上“最后的景观”。建筑造型拟合了公墓山坡景观的等高曲线,并将自身切入山体之中,成为一个半地下的覆土建筑。俯瞰建筑的屋顶,它正镶嵌在大地中,似乎要把自己伪装成一座坟墓。建筑屋顶以发光的十字形天窗为中心,覆盖红土衬底,用碎石沙砾压边,土壤中生长出稀稀疏疏的几株小草,反衬出一丝悲凉的气氛。从外部来看,FarewellChapel的表情,是延续了基地的自然景观肌理和墓地的肃静氛围。 FarewellChapel的后现代特色极为典型,这种“反”现代主义将离散、扭曲、重组以及“蒙太奇式的拼接”等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这种时代的建筑语汇来表达建筑师的思想,表现建筑的存在性。教堂内部被3条曲壁包围分割,曲形外墙将周边小山与礼拜堂的台地分开,作为主承重墙存在。贮藏室、衣柜、厨房等均设计在内侧靠外墙,留出曲形内部结构用作主仪式大厅,空间开阖比较大,对内做礼拜,对外延展至外部广场,可供集会等。该建筑的艺术表征是以达成视觉审美情趣的扭曲里面结构实现,屋顶、檐口、门窗、墙身等都有集中表现。当然,这种遵从与抽象主义艺术息息相关的形式主义美学在此得到进一步升华,建筑对该地区的含义已不是一种简单的地标,而是人文文化、精神升华的场地,以其设计方式、建造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 广场由一条道路与旧墓地连通,在此入口处也可以沿坡道走上屋顶露台。整个屋顶是按照建筑墙体弧线的曲率而形成,由此也生成了一个扩大的外门廊空间。这与露天广场和入口的玻璃墙共同保证了自然光在白天能照亮教堂内部,对与会者展示一种开敞的迎接姿态,创造一个私密性很弱的公共空间。从内部来说,建筑的曲线墙体材料主要包括抛光混凝土、落叶松木和玻璃。材料之间的交接处理十分干净,如同密斯的巴塞罗那展览馆。建筑师在室内主体空间的屋顶上设计了一个镂空的十字架造形天窗,凸显了天主教堂的宗教特征。在白天,阳光穿越十字架进入教堂的内部空间,光与影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动态的变化;而在晚上,室内的光亮透过十字架,成为室外照明的光源。 |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