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Credenza系列智能冰箱,获得2014太阳神鸟杯天府·宝岛工业设计大赛的特等奖。“这不仅仅是传统形态的颠覆,在功能上也让用户有智能化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即将走向市场,实现工业设计的价值。”大赛终审评委、美国体验图形设计协会执行总裁克莱夫如是评价。
前三届工业设计大赛的140件获奖作品中,有36件已经投产。“产业化”不仅是评委们的关注点,更是本届参赛作品的一大特点。组委会数据显示,今年征集的可产业化产品类设计作品共318件,比去年增长192%。走过4年的工业设计大赛,有多少获奖产品从设计变成了产品?迈向产业化的路上,又有哪些“拦路虎”?
140件获奖作品中36件已投产,工业设计产业化在提速。
一斤多重的小炉子,外接充电宝驱动鼓风机,丢进两根新鲜的树枝,火焰都能高高蹿起。在12月5日举行的作品展示会上,这个“小家伙”被不少人团团围住。“这个炉子在海拔5300多米的地方照样可以煮饭吃。”成都乐马多创新科技有限公司CEO蒋立维兴奋地向大家介绍。这个去年工业设计大赛银奖产品今年又有改进:减重、增加鼓风机等。目前,乐马多公司的野营炉已经卖到21个国家和地区,仅“双十一”晚上就卖了30万元。
去年获奖的“三递板-三维立体墙面装饰板”当年就创造了1800万元的销售额。设计者北京通蓝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马越介绍,产品环保、轻盈、立体,在美国、日本、南非、印度以及欧盟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青睐,预计今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到2600万元。该产品还获得了2014年中国设计红星奖。
同为获奖作品的“五粮液·封坛藏酒(青花坛)”已创造了1.5亿元的产值;成都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彩虹电热毯高端温度、时间控制器”已用于70亿床电热毯,产值超千万元……
来自主办方的跟踪数据显示,前三届工业设计大赛的140件获奖作品中,有36件已经投产。“这样的工业设计成果转化率并不算高,但步子在加快。”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生产性服务业处处长周海琦认为,四川的工业设计市场会越来越成熟。成本、制造能力、技术都要考虑,贴近企业就是贴近市场。
首届工业设计大赛获奖作品“R80户外运动手机”目前已经出货9万台,创造了约150万美元的利润。即便成绩不错,其设计者刘锐也感受到了设计师与制造商之间的“矛盾”:设计师希望在产品的外形、功能、材料等方面做到最好,但可能出现成本增加、脱离制造商的实际生产能力等问题。“工业设计师设计的作品要更切合企业需求才有产业化的可能。”
对此,长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总监叶根军很认同:“只有对企业、市场的需求准确把握才能做出不会被束之高阁的工业设计。”
连续三年参赛的成都浪尖工业设计公司提出了一种“战略合作”模式。相比委托设计和自主研发,战略合作模式由工业设计企业和客户共同研发、共同制造,由此设计的作品更加契合双方需求,更能锁定市场空白,出奇制胜。此次展示会,公司带来一款与客户进行战略合作推出的家用榨油机。总经理唐勇透露,“研制两年多才推向市场,反响很好。”“工业企业与设计企业之间的脱节、设计与生产的脱节是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的‘拦路虎’。”周海琦提出,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进程要提速,就是要强化二者之间的沟通联系、提高双方的认识,比如让设计公司更多融入制造业。
百万奖金产业化后才能全部到手,政策激发工业设计产业化。特等奖百万元,这是工业设计大赛举办以来就定下的标准。不过,全额领到百万奖金却非仅靠一个好的工业设计就能搞定。
大赛主办方之一、四川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鼓励工业设计的获奖作品在川产业化,奖金会分成两部分发放。在去年之前,特等奖的百万元奖金是奖励现金20万元,配套产品创业基金80万元,也就是设计成果在川产业化之后方能全额领取。去年,现金的比例调整为5万元。“这一政策调整也就是为了在赛制的设置上让设计作品能更贴近市场、贴近生产。”省工业经济联合会负责人表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方存好介绍,目前正酝酿对明年的赛制和相关规定进行改革,进一步引导工业设计加速产业化。我省较为缺失的工业设计成果转化制造环节也正加速弥补。
成都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樊国栋介绍,今年3月公司在郫县开建嘉兰图工业设计及转化基地,就是要将工业设计师的成果用1:1的比例进行生产制造。“我们计划用一年时间引进20多家设计及相关制造企业,让更多的设计成果能够迈出产业化制造的第一步,进行工业设计成果的转化、试制和验证。”
链接:历届获奖作品产业化情况:
2013年67件获奖作品已投产8件2012年15件获奖作品已投产8件2011年58件获奖作品已投产20件。
改编自原文四川日报:吴亚飞、董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