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丁克一族 于 2020-1-10 11:19 编辑
本期节目是梦改的收官之作。节目组来到了福建晋江的东石小镇,受作家蔡崇达的委托,改造他所著的《皮囊》一书中“母亲的房子”。
东石小镇
作家蔡崇达的故乡东石小镇,坐落于福建东南沿海的晋江海边。因怀念这片乡土,他写下了散文集《皮囊》,描摹小镇的历史和人文风情,深情细腻的笔触打动了很多读者,一跃成为畅销书作家。
基于这样的原因,蔡崇达计划将这座房子的一部分,改建成服务于乡间的文化讲堂与图书室,邀请文学家与艺术家来此讲学,为孩子们打开一扇外面世界的窗口。另一部分则作为母亲和姐姐的生活空间,以尽孝心。
本期《梦想改造家》,著名设计大咖琚宾再登梦改,应蔡崇达反哺乡土的“赤子情”,操刀打造公益图书馆,为小镇的孩子打开一扇连接外面世界的窗口。
设计师 琚宾 操刀这次改造的设计师琚宾,也是《梦想改造家》的“老朋友”。第一季他曾改造北京东四六条一间近两百年的四合院老房,令百年四合院变“记忆博物馆”,“当代性、文化性、艺术性”共溶、共生,刷爆设计圈。 他的诉求是:为母亲和姐姐改造一个现代安全的家,为小镇孩子们打造一个“文化讲坛”。同时,能够让未来的这个建筑融合更多的小镇传统建筑风格。
鉴于老房子对于蔡家人意义重大,设计师琚宾希望在新的设计中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建筑,并满足委托人要求的以下几项功能: 1、一座小型图书馆 2、一间公共讲堂 3、接待文学界朋友的客房 4、委托人一家的居住空间 功能需求 传统与当下的碰撞,文化与生活的交错,设计师琚宾如何通过个性化的设计语言,满足蔡崇达的双向要求?“母亲的房子”会以何种全新面貌惊艳众人?
设计师的设想
1、建筑拆除
但是,在勘查的过程中设计师发现,原本的房子因为分两次建造,三楼以上没有任何承重结构,如果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将无法保障房屋三楼以上的安全性。
安全性考虑 同时,如此复杂的功能,原有的房屋空间也无法消化。在对房屋进行全面评估,并和蔡家商量之后,设计师将房屋进行了拆除。
但是,设计师还是希望能够保留下对于蔡家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物件。如门头、院中女儿出生时栽种的香樟树等。 2、房屋布局
随着建筑体量的扩大,设计师琚宾遇到了第一个重大难题。
委托人的房屋外部环境条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邻里之间的房屋几乎密不透风,而按照地方习俗,房屋之间的大门、窗口、主梁等重要位应尽量相互避让,并为周边的邻居预留出较为充足的通道。
经过合理规划,建筑主体相比原地块占地面积向内收缩,扩大四周的空间,方便邻里之间通行。同时,设计师也对原设计的大门位置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房屋规划 委托人家里原有的小花园,在经济发达、地块建筑密度高的闽南,显得特别难能可贵。而现在,为了满足增加的功能需要,这个露天空间必须被占用。
然而,设计师琚宾不希望通过消灭自然的方式,去成就一个承载诗意的文学性空间。经过反复推演,他选择了一个大胆的策略:把平面的自然立体化,将传统上平面展开的中国式院落层层叠加,形成一个中空的立体花园。
4、协同施工 5、全局动线 按照设计师的计划,建筑的一层以一个半开放式的文化讲堂为主,既作为讲堂,更像一个小小的下沉式广场,能够让邻里的老人和孩子们在此乘凉玩耍。
一二层平面图 二层为图书馆的主体,晋江四季气候相对温和,适宜呆在室外;因此这一层包含一个室内图书馆,和露天的读书区域。
二层平面规划 除了一楼的文化讲堂和二楼的图书馆,二层以上主要是蔡家的居住区域,和提供给一些文学界亲友的客房。
三四层平面图 为了界定公共、私密两个区域,设计师琚宾特别为建筑规划了两套立体交通体系。
立体交通系统 五层向上则更多地作为客房、茶室,由蔡崇达邀请作家朋友在此小住和创作。
五六层平面 6、边界预想
在建筑和小镇邻里的边界问题处理上,设计师预想为建筑披上一层朦胧的界面,既保证有效的使用空间,又很好地解决了距离过近所带来的压迫感。而这一层界面,他准备用更为地方性的元素——红砖来实现。 泉州地区,有着非常优美的红砖建筑传统,砖雕、构件都极其精美。设计师特地奔赴浙江湖州,寻找能够实现效果、又能够耐久百年以上的优质陶砖。
边界效果图
7、其他细节
在整个住宅空间内,设计师大面积选用了防滑耐磨的实木地板,提升居住的舒适感受;卧室采用环保等级最高的儿童漆系列,为母亲打造最安全无忧的空间; 同时,三层专程配套了客厅和卧室的卫浴空间,方便使用;考虑到建筑体量较大,设计师还专程为家中配备了智能化的安防和灯光管理系统,保障家人安全以及打理的便捷。 灯光变化设计图 从2018年年底勘景,经过设计、打样、施工,历经整整一年多的艰苦努力,这个建筑体量达到1100多平方米的项目,终于在2020年1月初完成四层的主体部分。母亲的房子,终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将已经落成的公共部分呈现在大家面前。
建筑外立面
母亲的房子图书馆 步入中庭,首先见到的是下沉式的公共空间。作为讲堂使用的时候,观众三面围合朝向讲台,主讲人身后,则是一面通高的清水墙面,自然形成了一种庄重的氛围。
中庭讲堂
这个空间最为特殊的设计,是与高处不同角度对望的视线关系,在举办活动时,高处、侧面、面前都可以站满人,形成奇妙的视线交错,也让整个空间都生动起来。
对望视角
特别修建的小水池,以及移栽过来的,蔡崇达女儿出生时种下的香樟树,在这个空间里点缀出了波光与婆娑的绿影,也讲述了时光的意义。
种植香樟的小水池 从一层南侧进入,是转向二层图书馆的通道。
楼梯
通向二层的楼梯设计得特别富有几何感和趣味性,是专门给小朋友们上下奔跑玩耍的空间。上楼的楼梯形成一个岔路口,分别通向图书馆前后门的走廊。
楼梯
作为中庭的一部分,这里也是欣赏整座建筑最好的角度之一,公共与私密、对话与对视、体块与通透、半隐与半现,交织成足够复杂迷人的空间关系。
二层室外
二层图书馆分为室外阅读区和室内图书馆两部分。图书馆南侧是通高的玻璃窗,采光充分,朝向内庭的一侧也可以供孩子们写作业和阅读。灯具全部为特别订制,光线柔和;简单的茶水间,也为这里日后举办活动更加方便。
二层图书馆
馆藏书籍,则是数千本来自全国各出版社和许多知名作家的精选赠书。
二层图书馆
从三层开始,就是属于委托人一家的居住区域。
三层居住区域楼梯
入户大门
玄关
客厅
餐厅
早餐台
卧室
航拍中庭
改造房子的初心,也是对于父爱的纪念,这一愿望终于达成。
航拍夜景
图书馆正式揭幕的这一天,蔡崇达的许多师长、亲人和朋友都来到现场来为他喝彩加油。
图书馆揭幕现场
听说蔡崇达为家乡的孩子修了图书馆,很多出版社和著名作家都主动联系他,捐来了一批批的优质书籍。
蔡崇达也找到《皮囊》的出版人路金波,请他专程为图书馆捐赠了经典文学系列丛书。同时,他邀请了自己母校的校长陈昌卫,来做图书馆持续而专业的管理工作。
听说有文学界的大咖会在母亲的房子图书馆赠书和讲课,越来越多镇上的孩子们纷纷赶了过来。
琚宾:关于“皮囊里的家”
去年年初接到梦改节目组的长电话时,我正准备飞纽约去学习。这次的项目比较有意思,也十分有意义,我向来喜欢公益和挑战。
转眼梦改节目组已在现场住了一年,从精神到内核如果愿意换岗,在任何一个设计公司妥妥地能负责大案子。
闽南文化很打动我,信仰、宗族糅合后呈现出的独特魅力,保留传统的方式,还有那些嵌着祖辈名字石联门头的老房子,大家族的维系模式,蔡崇达先生的《皮囊》本身以及他自己对父母对家乡的真挚情感……这一切都很有吸引力。
在讲堂揭幕仪式的对话中,阿来先生提到自古乡绅回馈故里的意义,李敬泽先生的讲话将“故乡”二字融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骨血里,并激发放大拔高了起来。我能看见孩子们听讲时的若有所思,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在图书馆里的笑脸。未来将会有很多这样的公益文化活动,在一楼和二楼的公共空间里面,种下思想的种子。
这是个很难得遇到的项目,从建筑到室内再到产品,生活模式的规划和公共空间的使用设想。在漫长的从拆除旧楼到建造新楼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一直表现着他们的专业和热忱,将清水混凝土工艺做出了好品质,各个供应商低于成本价地支持着整个工程,很多细节都让人感动。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近一年的成果于梦想改造家己亥年收官一期播出。因为整体的项目要到2020年夏天时才能全部完成,届时还得再占一些节目的时间,感谢大家的关注与收看。
琚宾2020年1月6日于深圳
Q:本期梦改,您最满意哪个部分的改造? A:这是1941年上海第一批的国人自建设计的联排老洋房,现在也是历史不能说最满意,只能说有一些亮点: 一是让建筑与自然产生关系,每一层都拥有丰富的户外庭院;二是在私人住宅中增加公共属性,让其拥有一个乡镇会客厅,承载公共活动及图书馆等功能;三是在向上行进的过程中,路径串联了数个庭院空间,展现独特的空间节奏……整体放大了“光”的属性,“呼吸”的场所更广了,人在其中就地能更加从容与平和。 还有就是通过一层半透明材料的间隔,给予彼此过渡空间,形成朦胧的间层,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兼顾了采光和通风,这部分的内容还在建造中,需要后期才能呈现出来。
Q:面临这种非常有挑战性的改造项目,您认为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A:清水混凝土脱模在当地执行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我们打了三、四次样墙,脱模完成后还需要将灯具、智能化系统嵌入建筑当中,这个是施工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但可能同时也是看点吧。
Q:本次改造出现了很多突发状况,对您的改造进度以及最终呈现效果影响大吗? A:对于最终的呈现效果估计影响不大,就是赶进度的时候施工团队、摄制组,包括我们公司的小伙伴们比较辛苦。
Q:您认为“创意”之于设计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A:一个像“皮囊”一样的存在。设计的内核是人文的、满足功能的、有社会意义及价值导向的。
Q:再登梦改,您有哪些新的感触? A:我很喜欢梦改摄制组,特别有意思;认识了一些新朋友,以后还会再合作;再有就是,想要致敬每一位在自己岗位上认真付出的人们,让我觉得,身为其中的一份子很值得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