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得出,在进行装修处理的当初,业主付出了一定的资金。高档陶瓷地砖(800mm * 800mm抛光瓷地砖);墙壁主材全部选用优质闪银灰铝塑板;营业柜
台台面为黑金砂天然大理石;乃至楼梯踏步也都是纯实木的。并且,据了解装修完毕后从未使用过!拆掉,业主与我均表示可惜。另外,丛旧物拆除到
新的构件设定、实施,都是要投入金钱的!不拆,整个空间结构、布光、功能区划分,以及色调、氛围,极不适合商品的展示、服务、办公、接待。
所以,在与业主进行一系列的沟通、商榷后,我决定将这个项目由当初“整体实施”的思路,调整为“旧房改造”。面对着业主的资金投入和切身利益
,不得不采取些“拿来主义”式的做法:只将妨碍空间布局、结构的柜台、天花段落拆除,墙壁、楼梯踏步以及地砖全部保留。与其作了减法再做加法
,倒不如干脆不减。最大程度地避免重复投资,既节省了时间,同时也节省了金钱。
在入手设计工作之前,与业主进行了多次的会谈、沟通,主要是针对空间功能的设定与区域划分,精打细算并权衡着每一平米。根据对方的要求,需要
在这109.5平米的空间里,至少要满足7--8种的功能宿求(商品展示、品牌展示、服务接待、产品演示、办公、VIP贵宾区等等),同时还要保持空间的
通透、行走区域的流畅。
针对建筑本身的状况以及业主的要求,我将该空间定位于“灰空间”的营造上。即,空间的各功能区域不做间隔、遮蔽处理。互通、互动,甚至一区多
能。货柜、展台均处理为圆弧形流线状态,一来避免出现一些锐利的角、楞等视觉阻碍,同时弧线从几何学的角度来讲,这在无形中增大了物体与空气
的接触面积,换句话说,增大了展架、货柜的存储量,从而争取到了自由空间。色彩设定为纯粹的白色,目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彰显出商品沐
浴在灯光照明下的本色,同时不会让人感觉臃肿、拖沓。
幸好,建筑的层高达到4800mm,这就意味着局部区域具备实现一个“楼中楼”结构的可能。所以,我就将VIP贵宾区送上了二层,其下则是一处带有一些
休憩意味的小空间,同时将电脑、平板电视、打印机等设备设置其中,无形地将这个空间的功能拓展成为产品演示区,休憩、演示两者合而为一。因为
该段落无需什么私密性,所以,干脆就将一些承重钢管圆柱倾斜、交叉为镂空的一个若隐若现的“隔断”,空间通透的同时也界定出了区位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