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者的访谈、使用者的招募和调研之后,我们输出设计任务书。如果说完成一个学校设计之后,这个过程是不是结束了?从我工作经历来看,一个场景交付使用之后定期做评估,才算是工作接近尾声了。当学校开学后,产生用户体验的实际场景,设计师要定期回到学校观察,例如开学、节假日、做庆典、或者中午休息时段。观察每个真实场景在不同时段如何被使用,这个环节对设计师来说非常关键。因为它是将你设计的内容反映到实际场景中。抓住真实用户的体验场景,再回到设计本身,修正产品打造的真实想法,形成一个闭环,才可以自然地形成产品迭代。
洞察产品的需求,研究使用者体验,前端和后端加起来才能真正形成完整的对学校空间的设计策略。代建二十多所学校之后,我们发现理想学校的关键环节,有时间的考虑,也有成本的压力。这是甲方和设计师团队要达成的共识。
基于方法论的迁移,我分享一些学校的典型场景,总结出八个关键点。
第一,校园和城市边界节点。学校不只是给学生看的,也是城市的一部分,基础要求是清晰的标识和贴心的细节。回归使用者视角,比如早上家长送孩子,老师接孩子入学,风雨的考量和等待的考量,是节点设计的基本认知。
第二,校园户外活动区,强调的是安全、活力、可达性。在课间活动和活动衔接的两个模式之下,怎么样让你经过的空间有很强的标识性、很好的安全感、甚至有活力、有审美引导。
第三,受成本、教学方式的限制,主教室部分是最难设计的。我们用模块方式或产品方式剥离出照明、安全设备、管网梳理等基本需求。教室场景80%的时间是被使用的,重点关注的基础维度应该是清爽、兼容和易打理。
第四,教学区走廊。在学校相对比较扁平的场景里面,走廊不仅仅是连接,更应该成为展现学校的人性化和校园文化、鼓励创意和共享的界面。对设计师和开发者而言,基本的安全和耐用是应该被保证的。
第五,特色教室,在项目的前期备受关注,是一个学校非常重要的,也是特别考验设计师能力的板块。有些学校是小学和中学共用这部分,对特色教室和剧场报告厅的要求更高。如果是单一性,我定义音乐教室或者美术教室。现在学校的设计师通常不会做到非常贴合实际的使用场景。有一次给学校做评审,设计师简单地把美术教室做成条形照明。学艺术出身的都知道,画画的场景应该是聚光灯、组合光,并不是条形的基础光。在设计这个细节时,看起来是一个专业的品类,但回归本质,依然要观察使用的场景,究竟使用者对空间有什么样的需求。除了专业和本身空间的可变性,我们希望在色彩、形式,甚至是组合方式,都能够激发创意性,让学生没有负担压力,愿意待在里面。
深圳万科双语学校
第六,在学校场景里,我们能够给到运动场所的面积并不会很大。对使用场地而言,除了效率、安全和活力,底层设计中更加关键的是复合性。一个球场,可以是篮球场,也可以是羽毛球场,也可变成开大会的场地。满足基本功能下,场地的复合性是设计师空间规划时需优先考虑的。运动场地是一个特色场地,本身应该满足消防、层高技术层面的条件。目前市面上看到的运动场地都会像图上显示的一样,颜色非常亮眼,logo设计很大。这部分应该考虑由学生共建,相当于是文化记录墙,这是我们未来或许可以做迭代的部分。
第七,关于剧场、报告厅空间,设计逻辑本质是相通的,兼顾着学生的演讲、开会、甚至大型表演的功能。就我经历的学校项目来看,对于剧场和报告厅的投入都比较大,通常会做成专业剧场,并不区分是不是为学生设计的,这也是大家认知比较统一的关键场景。
第八,在项目评审中,大家习惯说图书馆要鼓励学生分享,以很自由的状态看书,因此借鉴商业领域的共享书吧、共享咖啡。但在空间打造上,往往很难考虑学生在图书馆的真实场景。未来的图书馆设计会再开放化、社团化、全龄化。我们看到的是万科学校图书馆,有阅读的基本空间,也有社团的分享空间。学校在图书馆这样的专业场景,建造和运营的投入都非常高。但现在图书馆的困惑,来自占很大面积,看似一天内被使用的次数不多。怎么样提高平效,让使用性叠加起来,设计难度可能超过了对图书馆空间本身的打造。
“一切从人的感受出发”
总结来说,做教育产品,依然要从人的感受出发。我们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和相对统一的认知,对人群进行分类,梳理学校空间需求,导入设计阶段。基于核心价值,做个好用的,能满足学生不同年龄、不同时间段、不同使用场景的学校产品。设计的本质是一致的,我在做学校和不同品类的场景打造中,更多地关注真正的使用者,甚至走进他们,自己体验这一场景。
我们希望用一致的、共识的方法去打造学校。未来的学校有更多的想象力,更多的经典场景值得被记住。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收取精彩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