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楼相 于 2021-10-27 09:46 编辑
在独属于自己的草坪和树林之间,感受从希利亚尔山到阿尔卑斯山再到白云石山的开阔视野,这无疑是一种难得的特权。历史悠久的Lobishof农场将一座古老的旅馆、住宅和传统谷仓完美地结合起来,如今的它正以优雅的姿态向新时代迈进:一座由noa*事务所打造的、名为“Aeon”的全新建筑。
▲项目概览
顺其自然从一开始,这座拥有550年历史的农场便是整个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个宝贵的灵感来源,其所处的位置为我们带来了广阔又深远的视野。为了从该地区的历史中创造出某种空间上的类比,设计团队从建筑单元和细节处入手,在它的过去与现实之间建立了一种柔和的衔接——新建筑的整个体量有意识地依据现有结构而建造。
▲进入场地的路径
▲从农场望向建筑
▲项目鸟瞰
▲从公共建筑望向场地
学习、感受、转变两座建筑在设计语言上也与既有结构建立了紧密的关系,包括传统的屋檐和充满活力的、有着显著倾斜元素的立面设计,后者以现代的方式诠释了旧时谷仓的框架结构,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靠近建筑时,能够获得变化的感受。这样的设计令建筑的东立面和西立面强烈地向外界敞开,而南立面和北立面则以均质的表皮包覆。独特的梯形窗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延伸至整个建筑长度的板条元素几乎掩盖了楼层上的变化,为建筑赋予了一个具有统一感的外观。
▲板条元素为建筑赋予了一个具有统一感的外观
▲客房建筑和公共建筑
▲东立面
▲俯瞰阳台
一个神秘的“中间地带”穿过入口区域的钢制大门,客人将体验到一种强烈而意想不到的“突破感”,并沉浸在某种具有未来氛围的事物当中。建筑的内部空间由一种色彩鲜艳的、二分法的设计定义:柔和的米色传达着踏实、熟悉和精致的感觉,而与之碰撞的蓝色,则体现着未来、神秘与不确定性。这条具有强烈表现力的清晰的分界线由始至终地贯穿了两座建筑——分别以水平和垂直的方式。
▲公共建筑立面
▲入口钢制大门
▲大厅休息室
定义不可定义之物设计者意在强调“中间地带”的力量:一方面,建筑场地依附于坚实厚重的土地上,另一方面,它又具备了一种随时可以“触摸到云”的感觉。在公共建筑中,米色与蓝色之间的猛烈碰撞发生在1.6米的高度,即目光所及的位置,这成为了“中间地带”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一概念并不局限在地面、墙壁和天花板上,室内所有的陈设——从窗帘、家具到灯具——均构成了整体性方案中的一部分。
▲接待台
▲大堂吧
▲用餐区
▲米色与蓝色的碰撞贯穿了整个设计
顾及所有感官的沉浸体验疗养区位于第一座建筑的首层。人们将“潜入”水平的蓝色区域,然后走上二层。这时候,他们将处于一个完全颠倒的色彩世界之中:蓝色作为水的象征在下方出现。穿过诱人的水果吧和饮水区,可以看到视野开阔的放松空间和与之相连的露台。水疗区的内容远不止于此。半露天的户外无边际泳池从建筑的西南侧延伸出来,带来壮观的景色。泳池可以通过一个平台到达,平台的顶层标志着“水”的边界——蓝色与米色的交替再次出现。
▲疗养区
▲蓝色作为水的象征在下方出现
▲放松区
▲桑拿区
▲半露天无边际泳池
▲泳池视野
相遇,触及,陶醉第二座建筑包含三个楼层,容纳了酒店的15间新客房。这座建筑与第一座建筑通过地下走廊相互连接,其色彩的划分也发生了90度的转变,从水平变成了垂直。这里有意地设置了一种心理效果,使客人们可以将整个身体“浸没”在相应的区域,从而享受到全身心的放松。
▲带天窗的景观房
▲色彩的划分从水平变成了垂直
▲洗手台和更衣区
▲高级套房
▲浴室和室内细节
处理复杂的内部空间在色彩的划分上,客房的内部空间也严格遵循了“分割”的思路:大约三分之一的表面被涂以蓝色,剩下三分之二是米色,这种有意增加的变化感使不同区域发生了融合。轻盈的、部分悬浮的线性家具从建筑中汲取了灵感,并被“冷酷地”一分为二。墙壁上覆盖着纺织品,以一种几乎不会被认知为墙壁的表皮肌理消解了自身的物质形态。
▲普通套房
▲三分之一的表面被涂以蓝色
▲室内细节
项目图纸
▲场地平面
▲首层平面图
▲公共建筑首层平面图
▲公共建筑二层平面图
▲公共建筑三层平面图
▲客房建筑首层平面图
▲客房建筑四层平面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