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古典家具之多之繁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史 却有着七千多年的家具发展 无处不在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美的感知 这也是中国家具艺术的独到之处 中式家具按功能的不同可分成“五大类” 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其他类
汉代之前,人们是没有坐具,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直到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从域外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后经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椅凳的构造上也充分反映了礼的规范。比如清代的太师椅,靠背、扶手与椅面呈90度直角,中国人讲究坐的姿态。这太师椅正符合中国人“正襟危坐”的礼仪要求,使人们自觉成为克己复礼的实践者,也是符合中国文化精神和审美取向的一种姿态。
其中椅子演化为三大种类:凳、椅子、宝座,并又细分成多种名称和造型。
【方凳】 这种凳子尺寸不等 最大的约两尺见方,最小的也有一尺 虽然外貌总体看来不过就是方形的凳子 但样式变化却让人感到“静中有动”
【圆凳】 圆凳,也叫圆杌 是一种杌和墩相结合的凳子 多带"束腰",用料较珍贵,如红木、楠木 圆凳的凳面变化较多 有圆形、海棠形、梅花形等
【扇形凳】 即扇形的凳子 几个单独的扇形凳 常可拼成一个大的扇形 极具趣味,反映了古人 赋予家具造型上的无穷创意
【条凳】 一种狭长形的凳子 可供多人同坐
【禅凳】 古时书斋或禅房中可供跏趺坐的方凳 座面尺寸比一般杌凳宽 并大多采用穿棕编藤作法
【琴凳】 人有人的凳子 琴也有琴专用的凳子 爱琴之人必备家具样式
【滚凳】 是一种动静结合 能运动的红木家具 凳面装有转轴,用足掌推动 刺激涌泉等穴,有养生、治病之效
【绣墩】 又称坐墩、鼓凳 即为“像鼓一样的凳子” 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 上面常覆盖绣帕一块,故又称“绣墩” 明清,绣墩已成为凳子中的佼佼 不仅灵秀,而且富丽,极富个性
【交椅】 交椅式样较为奇特, 下身椅足呈交叉状 可折叠,携带方便为古代野外行军 郊游时位高权重者所用 类似于交杌上加圈椅的圆靠背扶手 后成为厅堂件,改四根直立腿足便成为圈椅式样
【太师椅】 太师椅是古家具中 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 体态宽大,靠背与扶手连成一片 形成一个三扇、五扇或者是多扇的围屏
【圈椅】 圈椅是因为它的靠背与扶手混成 圆形分五段 采用锲钉榫连成一体而得名 结构圆婉柔和、顺其自然 明款扶手不带雕花较为秀气 清款扶手镂雕洋花纹略显大方
【官帽椅】 以其造型酷似官员官帽而得其名 分南官帽椅和四出头式官帽椅两种 四出头,是靠背椅子的搭脑两端 左右扶手的前端出头,多用一块整版制成 南官帽椅,常在椅背立柱和搭脑相接处 做出软圆角,由立柱作榫头 横梁作榫窝的烟袋锅式做法
四出头式官帽椅
【禅椅】 扶手与椅背平齐 靠背和扶手下的空间 不置一物,极尽空灵 座面宽大异常,以藤条编织软屉 可供人盘腿结跏趺坐,打坐修禅
【梳背椅】 造型似木梳,因而得名 椅子后背用圆梗 均匀排列的一种靠背椅
【玫瑰椅】 明清家具中最有女性特征的器具 也称为“小姐椅” 比普通椅子低一些 造型精巧而轻便,装饰华美 靠背上常常刻有相夫、教子图等图案 古代女子坐在此种椅子上 必须坐姿端正、腰背挺直 坐椅面三分之一的位置,以体现大家闺秀的教养
【灯挂椅】 是靠背椅的一种款式 其搭脑两端挑出 因其造型好似南方挂在灶壁上 用以承托油灯灯盏的竹制灯挂而得名 灯挂椅是明代最为普及的椅子样式 也可以说是自五代和宋以来的普及样式
【宝座】 宝座分类较为尴尬 既有椅凳类特征又较为特别 宝座是古代帝王的专用坐具 是在大型椅子的基础上添料髹饰而来 一般整体气势宏大、雕花繁缛 用来显示统治者的尊贵与荣耀
除此之外,还有围椅、轿椅、仙椅、大椅、暖椅、炕椅、文椅、炕椅、睡翁椅、兰花椅等等,有十余大类,近百个种类,众多椅子式样,富有鲜明的历史特征,是我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型代表。
一心设计
用心于一,专于一境,由此至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