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联盟官网-设计师互动平台 

本帖最后由 13164112594 于 2020-2-5 11:05 编辑




一个好的设计,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01 设计改变生活




有一种设计理念叫设计改变生活,但是真正被设计改变生活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很多人在装修设计的时候,都会有的一种惯性思维,就是原本生活没有出现过的东西,统统都拒之门外,总会用过去的生活经验来作为选择的标准。


其实每个人对一件事物的理解都会有一个认知圈,如果当有陌生的事物和生活超出了我们的认知范围以外,我们就会习惯性的选择拒绝,其实这是一种思维认知被固化的现象。


做设计同样也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很多时候明明可以通过设计呈现出一个更好的空间效果和生活方式,但却因为被甲方过去的生活经历,最后把更好的设计留在了图纸上。


所以,很多人并没有感受到设计带来的改变,其实,设计并不是没有改变你的生活,只是当设计改变你生活的时候,你选择了拒绝。


传统的装修观念更希望的是,能够满足强大的储物功能,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即使再多的储物空间也会有塞满的一天,其实储物够不够用并不是由储物空间决定的,而是由你的生活习惯决定的,如果你总是喜欢什么东西都往家里买的人,你总会觉得自己家的储物不够用,如果你是一个知道怎么克制这种购买欲的人,我相信你会觉得家里或许也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储物空间。


传统的装修观念把每个房间都握的太紧,以能住更多人的标准作为设计的标准,总会把那些多余的空间保留,来作为一年偶尔住那几次的不时之需,不舍得把那些多余的空间释放出来,用来提升常住人口的生活品质,这个就像我们手中握住一把沙子,当我们握的越紧最后得到的却越少。



所以,用过去的生活观念设计未来的生活,其实是阻碍你过上更好生活品质的绊脚石。


如果,当你有幸遇到一个可以通过设计改变你的生活的机会,记得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它。


因为,我不希望你虽然住进了新房搬进了新家,却还过着原有一成不变的生活状态。















02 设计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其实,设计是带有积极能量的磁场,设计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改变那些不好的生活恶习,还可以帮我们养成更好的生活习惯。


但是,大部分人是都不愿意去改变的,因为想要改变和成长,就需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圈,这个过程也许会给你带来痛苦或者不适应,这也是为什么成功的路上从不拥挤,而成功永远只属于那一少部分,因为他们吃过大部分人不能吃过的苦,他们走过大部分人不愿意走过的路。


如果你想通过设计改变你的生活,想要通过生活场景的变化帮助自己成长,你只需要在思维上做一点小小的转变,你就已经打败了这个世界上的90%的人。


当你即将可以通过设计拥有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时候,也许会让你感到这样的生活方式和过去的生活习惯不太一样,请先不要拒绝,因为每一次的成长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和阶段,当你度过了这个阶段,你会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就像女生刚开始学穿高跟鞋的时候,也会觉得很痛苦,为什么还愿意吃这个苦,直到可以让自己驾驭这双鞋。


因为她们明白,这样的转变会给自己带来平底鞋带来不了的魅力,所以她们愿意去适应刚开始的不舒适性,来获得更高的魅力价值。





其实设计也是同样如此,只要你度过了这个适应阶段,你会感受到设计带给你的改变。


比如,很多人会因为平时不喜欢收拾厨房,而拒绝做开放式厨房,因为会觉得乱糟糟厨房,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不好看,那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式厨房的设计手法,来帮助你改变这个懒惰的习惯,通过设计的形式让你成为一个爱收拾的人,时刻让自己的家保持干净整洁的状态,如果你不从自身的生活习惯上进行改变,再好看的设计也只能停留在你入住之前。


比如,家里面如果有多余的空间,我们可以去设计一些,书房,品酒区,西厨岛台的这些功能元素。


如果你没有看书的习惯,那么通过书房的设计,让你去养成这个习惯,对你工作和生活的改变一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或者让自己的孩子去从小就生活在这种看书的环境中,这是不是更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呢?


比如,一对夫妻一直是没有情调不懂浪漫的人,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红酒区的设计来促进夫妻之间的感情呢?


比如,可以通过西厨岛台的设计方式,让做饭不在是一个人在参与,而是共同参与相互陪伴,体验这个过程的乐趣,拉近家人之间的关系,能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这些都是设计带给生活的改变,设计赋予我们的价值。


什么是设计?

设计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把你原来没有的生活习惯,把它重新设计到你的生活中,我觉得这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观。


所以,我们在装修设计的时候,那些原本生活没有出现过的东西,我们要尝试着去接纳它,因为这些可能从未出现过的东西,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03 设计价值才是创作的方向





设计师不能以大众的生活习惯,来主导创作设计的方向。



看这个观点可能你就会产生疑问,因为设计它并不是纯粹的艺术,他需要有商业价值,需要有人去接受然后为它买单,不然它就只是一张图纸。


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不去考虑客户的需求,客户的基本功能需求是需要得到满足的,最重要的是,在满足业主的基本功能需求之后,我们要去考虑如何通过设计带给居住者更多的附加价值。


设计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设计被套上了紧箍咒,最终做出来的就不叫设计了,它只能是装修,装修只是按照原有的一个生活习惯做功能的添加和复制,并没有让居住者的生活发生改变。


其实,设计的改变不仅只是空间结构的改变,而是让给居住者赋予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因为设计和装修它是不同的,装修可能带给业主的是视觉感官的效果和功能需求的满足,但是设计带给居住者的不仅只是视觉感官的效果和功能需求的满足,它还有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生活价值的赋能,我觉得这才是设计该有的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花高昂的费用去请设计师做设计,其实他们并不只是为这个设计本身买单,而他们更多的是为这个设计背后带来的价值所买单的。


就像为什么奢侈品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是因为奢侈品的材料和人工费本身值这么多钱吗?那我相信并不是的,只是因为奢侈品的品牌它给消费者的价值远远高于物品本身。


所以作为设计师,我们更应该去站在设计价值的角度做设计,而不是以满足功能做为主导。


设计师做一个作品,就如如同一个歌手在唱一首歌,有时候我们只觉得这个歌手唱的很好听,但是他并不能感动到你。


但是有的歌手他却既唱的好听又能够感动到你,那是因为能感动到你的歌手,他是带有感情在唱这首歌,让你有一种情感的共鸣,因为你和他有相同的经历和价值观思想观,所以他能感动到你,因为这样的歌手他并不只是去单纯的唱这首歌,而他是在通过音乐来讲述一个故事。




作为设计师也是同样如此,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满足功能需求,视觉需求的层面上,而我们要赋予我们每个作品更高的设计的价值,要通过设计去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


其实,你会发现设计做到最后,其实就是一场哲学上的交流。



·END·

专注户型设计

扫码即可添加
私人vx:ly17074802066

备注“设计联盟”方可通过


















104533d0inil5jl3ez0jif.jpg (60.97 KB, 下载次数: 938)

104533d0inil5jl3ez0jif.jpg

640.webp.jpg (1.72 MB, 下载次数: 387)

640.webp.jpg

 

 

13164112594

积分:135

私信

全部评论
沙发
辰星一力创 2020-2-5 12:23 来自: 中国
挺好的观念

点评

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5 12:35
板凳
13164112594 2020-2-5 12:35 来自: 陕西

谢谢支持
4楼
李勇的小屋 2020-2-5 12:43 来自: 陕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来自android客户端,点击下载APP!
5楼
辰星一力创 2020-2-5 13:16 来自: 中国
请加我,要求你到我的群交流18665760687

点评

ok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5 13:24
6楼
13164112594 2020-2-5 13:24 来自: 陕西
辰星一力创 发表于 2020-2-5 13:16
请加我,要求你到我的群交流18665760687

ok的

点评

要求所有有观念有观念的加入群聊。欢迎你和你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2-5 13:37
7楼
辰星一力创 2020-2-5 13:37 来自: 中国

要求所有有观念有观念的加入群聊。欢迎你和你们
8楼
李勇的小屋 2020-2-6 13:52 来自: 陕西

来自android客户端来自android客户端,点击下载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加微信群

只欢迎设计师加群,做广告的一律不允许,加群请先加微信:snsjlm0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锁定精彩,每日推送精选案例或资讯,公众号:snsjlm!

领取资料

如您需要设计,免费为您对接最适合您的设计师,电话:15011229364!

奖项证书

打通协会设计认证通道,提供证书申报服务,微信:13436879894!

  • 联系客服
    •   QQ 44247496

    •   13693232461
    • 工作日:早9点晚6点


      备用联系:15011229364(电话/微信)

  • 二维码

    官方微信/小红书

    关注室内设计联盟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关注本站公众号
    • 小红书

      关注小红书
  • 发布
  • 收藏
  •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