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空间设计出自对生活的观察与追索,应当是居住者内心世界的一种物化与表达,是以我由始至终参与了这个空间的设计与建造的全过程,而毫无疑问,从一开始面对图纸的想象,到最终一切呈现眼前,我仿佛经历了某种心灵之旅。我试图用言语表述这一空间作品带给我的惊喜,总是发现,语言所拥有的提炼、归纳、总结的功能在描绘一个精美无瑕的现代工艺品时表现优异,但当面对一个折叠了时间的沉淀、家庭的记忆与情感的非标作品时,语言或许应当退后,直观的感受与体验才是真正的解方。 --谢先生
我们在前篇章andwithen gallery空间里提到了本项目住宅部分的延续,两个空间其实是在同一平面先后呈现,相对于纯住宅标准化单元,大平层平面更加自由。完全可以由自己的喜好及功能需求考虑空间布置,而职住一体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具象化。传统意义上客厅在本次项目并未出现,是因为谢先生的「与书房」及andwithen gallery充当了公共休闲及接待功能,因此只保留了两间卧室、家政间及开放的餐厨功能。
通往卧室区域以两级台阶,一扇超大偏轴门打开,特意为业主定制了一套铝制把手,在寒冷的冬日里,依然保持着一种独特的温暖。每一次触摸,都像是与它进行了一次无声的对话。 主卧平面考虑双动线,满足男女主人不同的生活习惯路径。卫浴及近12米长衣帽间占据了整个主卧一半以上的空间,满足了女主人作为服装创意工作者的独特需求,我想这也是当下特殊人群生活场景的最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衣帽容量已完全不能满足现有生活的容器。这也给我们设计带来新的思考及挑战。
在水丁集的设计思考中,时间并非线性流逝,而是可以被折叠、被重塑。为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噪音及大平层超大玻璃的强光影响,幕墙玻璃内选择增加实木百叶窗。清晨一杯咖啡,坐在窗前被百叶折叠的光影,时光穿梭,仿佛这一刻时间是静止的。我们将gallery与生活区巧妙融合,通过长廊折叠出两个不同的功能,但同时平行一个载体。时间在工作和生活之间自由流动,并在不同质感的门之间装换场景。餐厅休息转角处特意留了一根具有历史质感的旧木梁,情感上链接了gallery的精神,我们一直坚信经典的设计可以历久弥新。
我们摒弃浮华,追求历久弥新的质感。选择黑灰色松木皮的强质感组合,以及米灰色、灰紫色肌理涂料的质朴,紫铜的冷峻,定制的草灰绿手工砖、铝门把手等,不同材质间碰撞,营造出丰富视觉感受及触感,也是水丁集对材料学的又一次实践。软装上选择经典家具,少而精的原则,与业主精心挑选中古时期、以及当代设计等,并且我们为这次项目原创设计汉白玉餐桌,灵感来自中国古代白瓷器皿的朴素之型,与收藏的白色中古椅曲线呼应融合。
功能是设计的基石。在这个平行空间里,每个角落都被赋予实用价值。超大容量隐藏式收纳空间、可移动隔断门、多功能餐边柜,卧室mini bar柜等,且拥有超大衣帽间长达10M。在公共区域可以隐约看到玻璃砖为墙的半通透衣帽间盒子,当夜幕灯光缓起,好似微小建筑的立面呈现。
家,是生活的容器,也是精神的居所。一杯咖啡,一本书,一段音乐,都是生活况味的体现,也是对自我内心的探索。并且我们第二次将“职住一体”的理念融入其中,打造一个既能激发灵感,又能抚慰心灵的私密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