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截腿专家
2006-11-16 13:38
来自: 河北石家庄
以上对各家的批评与否定我想明眼人是可以会心的。希望热衷于抱残守缺的朋友不要生气,你要是真正追求武道精神,就要摒弃门户观念,博采众家之长,遥想历史上有成就的武学大师都是以这样的胸怀,来面对学术上的探讨。所以希望热爱武术的朋友一定要静下心来研究一下武术理论方面的真实成果。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来学习武术,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有些人会更加迷糊了,全都不好到底该练什么,是啊!这个问题很严肃,不像吃冰棍,你一旦爱上“武道”这东西是要拿一生来学习的。其实,也很简单,“道”就是自然的、人性的规律本源,多读一些东方哲学思想的书,抓住本质规律去学,打破一切框框的时候,你要知道它为什么有这个框。就武术来讲能做到“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就算是入道了,其实,今天对大家的否定也是一种肯定,只要抛开形的束缚,让灵性的完善和博大来带动形,那就是每一种形式都可以证得“武道”的时候。
曾经有位大师这么说:“不习武的人都是不要性命的呆子”,虽然有历史的局限性,可也能感受到那种博爱的悯恤情怀,他想说的是养生的技术人人都应该学,时到今天科学的手段已很发达,借助药物、器械、仪器一样可以使人健康。但依赖于外在的援助,总不如发自于内在的调节更符合人本自然的要求,早在二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素问篇就已有养生功法的纲领性讲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如一”这就是静功、桩功的根本要求,也是一种具有养、练、医于一体的高级运动形式,这种无创伤性的拳学疗法,可以很快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并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体潜能,在这种静中触动动犹静的状态中,内气得到培养,内劲得以增强,肌肉和神经得到温养,意态虚灵而敏捷。一触即发纯是本能反应,不思不虑却能附合技击原则的要求,不过要想做到这种境界,必须使精神意念力、呼吸弹力、惯性力、螺旋力、杠杆力、爆炸力等综合而生的混元力,巧妙地与假想假借而生的简洁合理的身体变化相合。经过天长曰久大量的实战训练,将所有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才能做到有感皆应,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的高妙境界,伸手如带电,立、坐、卧、行一触即可发人于丈外,也并不是神话。其实,这样的方法正是古人一早就总结遵循的,只是造拳运动开始以后,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被虚假的东西所掩盖。以致于拳学的问题在今天只退不进。
“武道”决不是随便可以追求的,他要的是信念、毅力、热情。他的本质是单纯而光明的,也决不会随手可得,很多人用尽一生也未必可以悟道,短短的篇幅是不可能说尽其中的奥妙,只可以说是蜻蜓点水,抛砖引玉,也许今天我并没有说清楚人们要如何习武,或许根本说不清,如果你依然一头雾水正好可以留个“悟”的机会,如果你已经醒悟那也只是历代武学家和古代养生家们的功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