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说「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其实这句话是错的,因为和尚根本不住在「庙」里,他们住的地方叫做「寺」。
1、寺
《说文》中提到:「寺,廷也,有法度者也。」 《汉书注》也说:「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在古代,它的本义是中国皇帝设立的办事机构。比如,古代讲的「寺舍」,最开始就专指官员办公的地方;「寺省」,就是中央办事机构「省」与「寺」的合称。
大家都知道的「大理寺」就是一个官署的名称,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掌管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大理寺卿简称「寺正」。
那寺是怎么演变成佛教建筑专用的呢?
古代汉语中,寺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释名》中提到:「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续於其内也。」也就是说,寺有延续的意思,寓意国家可以代代相传,所以古代皇帝把僧人修行的地方也叫做寺。
到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空前发展,寺逐渐就成为佛教庙宇的统称,官署的意义随之减弱。我国第一座佛寺是洛阳的白马寺,因经书都由白马驮着而得名。
所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其实应该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
2、庙
在古代,「庙」通「妙」,古文中记载:「世间达圣贤位逝者,可依律建庙,如孔庙,二王庙等,皆是敬顺真如,仰止贤圣,即得妙法之地。」所以,古代把供祀祖宗的地方称为庙。
当时,对庙的建筑规模有极其严格的限制,《礼记》中说:「天子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帝王的祖庙称为「太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
汉代以后,庙逐渐跟原始的神社合在一起,成为祭祀鬼神的场所,后来还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到佛教传入中国后,大家才把佛教寺院俗称为庙。
而在日本,祭祀佛教各宗的创始人的场所才称为庙,任何寺院都不能叫做庙。由于某些原因,庙也有被道士占据的,更有极少僧人栖庙为生,比如上海的下海庙。
3、祠
《说文解字》中说:「春祭曰祠。」
祠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的「示」代表祖先,右边的「司」在古代是世代从事某业的意思,合起来祠就是「世世代代专门祭祀祖先的庙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祠堂,后来引伸为名人的纪念堂。所以,祠跟庙有一点类似,区别在于祠供奉的是真人祖先,而庙供奉的是鬼神,也可以把祠堂理解为「家庙」。
祠堂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的祠堂多为墓祠,并不是现在理解的「家庙」;到了宋代,带有家庙性质的祠堂才出现在一些士大夫阶层中;到了明代中叶,嘉靖皇帝「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各大家族才 纷纷建设祠堂,出现祠堂遍布的景象。
4、观
观最开始是古代观察天文气象的场所。
相传汉代有一个名叫汪仲都的道士,因治好了汉元帝的顽疾而被请进宫内的「昆明观」,道士为感谢皇恩把自己修行的场所也称为观,后来观就成为道教徒的活动场所。《新唐书·李叔明传》说:「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可以看出,在唐代,佛教的地位是高于道教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道教认为观察天象有助于得道成仙,所以把道士居住的场所称为观,常常建于山顶。
5、庵
庵的本义为不关门的房屋,在古代是一种圆顶的草屋,很多文人的书斋也成为庵。 从汉代开始,庵逐渐成为佛教女教徒修行的场所,也俗称为「小寺庙」。
通俗的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和尚住的地方叫寺,尼姑住的地方叫庵,道士住的地方叫观,祭祀祖先的地方叫祠,祭祀鬼神的地方叫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