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人们为装修卫生间,辛苦地分期分批地从不同厂家买回自己心仪的卫浴设施和装修材料,亲自监督装修工人施工,当所有这些元素被拼凑在一起时却往往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失落、无常、抗拒、甚至冲突。
虽然市场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卫浴品牌提供着各种独立的卫浴产品,然而却缺少能够为顾客提供真正周到的整体卫浴产品的厂家。
有异味、不环保
有卫生死角、难清洁,时间久了易产生有害细菌和异味;传统浴室所用材料有辐身、不环保。
易老化
主体材料瓷砖、洁具时间久了就会发黄、变色、失去光泽,甚至开裂、发霉等现象,一般5-8年需要重新改造。
易渗漏
传统浴室地板易渗漏,墙体也易渗漏而发生霉变;由泥水匠用传统手工方式砌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浴室渗漏的问题,很难进行有效、经济的维掮工作。
保温性能差
传统装修材料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很差,热量容易丧失,另需配置浴霸等采暖设施。
传统材料、不利于环保
传统浴室的瓷砖,或是天然大理石台面等洁具均有些辐射,长时间使用对人体难免有些影响。
施工方式落后
手工的泥水匠砌方式,有许多难以确定的因素,例:施工者心态、技术、施工环境、材料等方面,因此品质效果很难保证。
无售后服务
由多个厂家的产品,甚至多个装修公司装修队合作完成,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责任不明确,售后服务难以得到保证。
对整体卫浴的两个误解
误解一:有人会认为,有马桶、面盆、浴缸的就是整体卫浴。人 们已经习惯从琳琅满目的家居城购买单项卫浴产品—美国的坐厕和面盆、德国的龙头花洒、意大利的浴缸、日本的瓷砖、中国的浴柜……但中式与西式如何协调,古典与现代怎样统一,只出现一种色彩还是三种?装修完毕的卫浴间总有那么多的不和谐之处。这样的卫浴只能称之为“单项产品的拼凑。
误解二:起源于日本的“塑料盒子"。这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日本居住环境十分拥挤,必须将所有卫浴实施安放在一两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内,于是出现了所谓塑料模压整体卫浴,它的整体主要是在于它的模压底盘是整体的,具有防水防漏的功能。其低成本、可大量复制的特点使其多用于飞机和饭店装修之中,这种卫浴个性化受到了限制,也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卫浴。
整体卫浴的特点
首先是直观—整体卫浴有实际样板间组合,消费者可直观地感受产品的整体效果,这种“设计具像"化无疑是它最大的优势。选单个的材料,着眼点只在单个的产品上,无法预测出最终搭配出的效果如何,而整体卫浴很直接,只要施工时不出问题,做好了就应该跟样板间差不多。
其次是省心—装修过房子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刚开始心气特别高,很快就被折腾得受不了,于是就会有“也就这样"的想法,因此装修胆“一门遗憾的艺术"。而整体卫浴则是选择好所需要的样式后,可以完全交给厂家,自己只要等着用就可以了。
另外是材质优良—也是整体卫浴的一个重要特征。整体卫浴间的底板、墙板、天花板、浴缸等均采用不同的复合材料制成,具有材质紧密、表面光洁、隔热保温、抗老化及使用寿命长等优良特征。比起普通卫浴间墙体容易吸潮,表面毛糙不易清洁,整体卫浴间的优势相当明显。
在日本,如果要做装修,根本不需要逐个建材市场逛,选马桶选洁具,只要在家里上网、打电话、向相关公司索取资料,然后在照片上选东西就可以了。
在欧洲,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卖产品的厂家做整体方案的,“家装"只涉及两部分内容:设计公司和跟设计公司配合的施工公司。
随着国家康居示范工程的不断成功推出,中国历经了十多年的住宅产业发展,粗放型经营方式已经不再符合市场发展要求,中国的住宅产业将步入集约型、专业化阶段。 集约型、专业化阶段的房地产商,其竞争力取决于在产品品质、生产效率、综合成本、客情资源等方面的掌控能力。 掌控品质、效率、成本的最佳途径:应该首选住宅技术集成体系 新技术、新材料、工业化、标准化、优化集成 。
对中国主力户型的负责做法,就是让房地产商开发的楼盘70%或更多的都成为9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这种户型设计要求高,尺寸不可能随意变化,特别是后期装修涉及的尺寸要求更讲究。因此,随机而来的应该是中国精装修成品房的
实施。从规划开始,统筹各种专业设计,考虑住宅产业化需要,工厂化制造部品,真正做到预制、预留、预埋,减少现场湿作业,实现干法施工,确保住宅高品质。
[ 本帖最后由 茶luoli_lei 于 2008-9-20 15:40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