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know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你知道有些鸟儿注定不会被笼养,皆因它们的羽毛太过耀眼了。”这是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形容主角Andy的金句,由摩根·弗里曼用厚重的嗓音娓娓道来。
为了突出救赎主题,作者在监狱中设置了突兀的空间——图书馆阅览室。当阳光透过铁窗洒进室内,便与朴实的原木桌、书、复古台灯共同谱写了一派精神上的解放,展示出人性的复杂和自我救赎的过程。
书籍的救赎力量似乎更适用于今天的纷繁社会。在每一个匆忙人生的背后,一人、一书、一米阳光,似乎都成了奢侈,而位于上海北外滩的书店就是这样的存在:面朝浦江的过往船只,平静淡然,向文字和生命提出了平等对话的邀请。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技法都可以学,但唯独思想学不来。项目由著名设计师戴昆操刀设计,他将知识的纪念性和轴线秩序引入空间,并认为这是一种诗意的力量。亦如教堂,将一切都融合在一起:建筑和人、身体和灵魂、人类与上帝、时间与空间......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音乐属性就是节奏感,拱作为音节出现,连续的拱产生重复,即形成韵律。传统的教堂大都以拱为开端,这座书店亦不例外。拱的张力把人们的眼睛拉向空中,产生了开阔感,它随处可见的出现,既是结构要求也是形式结果。
戴昆说:“拱廊强调了建筑轴线,轴线交汇成交通转折点,也形成仪式感的焦点。均衡与稳定的十字拱,给空间带来厚度。”十字廊厅是拱廊轴线作用下的第一处所在,书架为墙面空间的建构要素,两端指向书店及会议厅,寓意知识与智慧并存。
光从窗户中洒进来,光影游走在墙上,留下时间的印记。在花窗上,拱心位置,视觉焦点是一面复古铁钟,一瞥就能知道时间,提醒读者从阅读状态拔出来,明日再来。
《道德经》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开了窗,才称得上一栋建筑,否则只能是一座雕塑。书店的大厅设有一面大型落地窗,满溢阳光的包容,而良好的阅读体验则成就了一种当下的存在感。
就像是书之圣殿,大厅的设计简单至极,除人和书,其它皆为陪衬借此形成宏大叙事。底层咖啡色书柜,奠定了厚重基础;书柜之上的隔扇藏了空调通风口,又与书柜形成一体。
再向上到二楼部分,延续了一层的书柜的立面元素,变成复古白。跑马廊的扶手仿佛二层可以上人,加强了古典三段式的感觉,形成了一层书架与拱廊之间的衔接。
白书柜这段设计犹如家庭装修墙纸上的顶角花线,顶地串联完全靠它。再向上,则是照明灯带,漫反射出拱廊的总体造型一气呵成。
其实在戴昆看来,思想总是趋于无限的自由的,而身体是脆弱、短暂的,就像材料随着时间而腐败。如果在现代世界我们还有希望重塑神圣的话,那必定是空间与时间交织的时刻,而这一刻初始于秩序形成的一瞬间。
相比大厅的宏大,咖啡厅和陈列区则融入更多上海元素,充满小资情调。精致或者更准确是时髦,像一间沙龙,书成了不可或缺组成部分,咖啡香气与书香让整个空间充满时尚的文化气息。
“咖啡厅刻意置入的橄榄绿的架子犹如男士礼服胸前的袋巾,绅士而幽默”他说。
温馨的氛围,灯光汇聚在书上,对坐低语也好,独坐捧书也罢,人的精神都可以得到安宁。
魔鬼在细节中,书店的整体设计是给使用者看的,而细部设计则是给有心人看的。戴昆希望通过一些特定元素的结合,赋予历史建筑以新生命,而艺术就是那些不同的建筑和空间的室内、外设计的主导线索。
对于彷徨的人、消沉的人、求索的人,书带来希望,能够远眺东方明珠的建投书局就承载了这希望,正如肖申克的救赎所讲:希望是个好东西,也许是这世间最好的东西……
▽图书馆主厅模型▽
设计师:戴昆 公司:北京居其美业室内设计有限公司 面积:1100㎡ 摄影:傅兴摄影工作室 完成时间:2016年6月
关于北京居其美业
北京居其美业室内设计有限公司一直以推动中国人居住空间设计进步为己任。主要业务是住宅及相关配套会所等空间的室内设计与陈设,在长期的业务实践过程中,居其室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语言,并始终与世界时尚潮流同步。
▲戴昆—— 北京居其美业室内设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