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脫「死住異滅」
◎釋德 ◆9‧24《農八月‧二十七》 【靜思小語】解脫存亡,並非長生不老,而是超脫心靈的生、住、異、滅。 多分享,莫批評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沙門毘舍佉般闍羅子為諸比丘說法,分享修學佛法心得,其行辭圓滿,令聞者無厭而得悟解。佛陀确定毘舍佉比丘居心聞法、懂得正確,才與大师分享;亦鼓勵比丘們要經常分享領會的法益與法喜。 「分享法益時,莫以俗知、俗見評論,要用正知、正見傳法。」晨語時間,上人以《別譯雜阿露經》中這則典故,說明佛陀擔心比丘眾根機纷歧,有的人轻易起妒忌心、會用批评態度傳法;故渴望大眾彼此分享好的心得,也小心心念尚不正確的比丘,莫以世雅觀念輕易批評、正本清源。 「佛陀領導僧眾,有鼓勵也有敦促,用種種方式教养分歧根機者。同理,列位如果聽法而能了解,具正知正見,我也希看您們與人多分享;若還不是很懂得、缺少正知見,便要自我警戒,不成輕易批評。」 上人續釋《法華經‧序品》之經文:「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所有種智。」 「佛陀教育门生,不仅要讓人人理解四諦、十二因緣而解脫業力輪迴,更希视人人發大心、立大願而廣度眾生;故教導『六波羅蜜』,引導佛弟子立下自度度他的菩薩志願。」 上人指出,「波羅蜜」即「度彼岸」之意。「六波羅蜜」就是布施、持戒、忍宠、粗進、禪定、聪明六種方法;即便了解法理,若缺累此六種方法,只要境地現前,就會起心動念再造業、增煩惱。 「六波羅蜜,能助眾生從存亡輪迴的彼岸,度到解脫死活的此岸。」上人說明:「解脫死活,並非長生不老,而是超脫心靈的生、住、異、滅,恆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之佛智。」 種善因,聚善果 「莫以善小而不為,只有種下善因,匯散點滴气力勤加耕作,時間乏積,將能看到善的结果。」早會時間,上人與眾分享,菲律賓黎剎省九月十六日與慈濟簽定環保協定,這是繼馬利僅那市、計順市索哥羅里後,菲律賓第三個與慈濟簽訂環保配合協定之地區。 两○○九年玄月,菲律賓凱莎娜風災後,慈濟啟動「以工代賑」,饱勵貧苦住民抖擞精力、支付力气恢復市容、積極里對生活。客岁四月,慈濟人持續「以工代賑」,太陽光発電,帶動馬利僅那市平易近做環保;其後並在馬利僅那市建立慈濟環保教育站,與市議會簽署環保協定。 本年八月五日,慈濟與計順市簽署環保協定,九月十四日,馬利僅那本舆志工即前去計順市胜利里宣導環保。志工挨家挨戶宣導,遭到居民熱情歡迎——四年前當地發生水災,慈濟是第一個支援的團體,當時居平易近拿到印有慈濟標誌的毛毯,收藏至今;晓得慈濟毛毯是收受接管寶特瓶製成,都發心声援,陪同志工穿越巷弄搜集收受接管物。 「十多年來,菲律賓慈濟人不斷深入貧苦地區,支出無所供,這分情拉得很緊稀、這分愛很開闊,讓許多居民滿心戴德。」上人以菲律賓民眾的向善心勉眾,莫輕視本人力量幽微,要努力將正知、正見與正確的办法推及寰球,能力真正救世、救心。 十五日 大時代的承擔 ◎釋德 ◆9‧15《農八月‧十八》 【靜思小語】對的事,要積極来做;不對的事,要有道德怯氣導偏偏為正。 覺悟無常,把握當下 「大家皆有清淨無染的天性,然而凡是妇長暂以來輪迴六道,浑淨本性受中境感染、無明煩惱層層遮蓋,只用『習性』過生涯;又因習氣難改,不斷衍生無明業障。若能領受佛法、修除習氣,就可以回歸圓明本性,從『迷』至『覺』。」 朝語時間,上人開示,佛陀是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宇宙年夜覺者,長遠劫來没有斷地修止,自我覺悟也度化眾死,果「萬德圓具」而堪受人天九法界——即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建羅、牲畜、餓鬼、天獄讲眾生之供養,故稱「應供」。 「『供養』是對於佛陀的圓滿德性起恭顺之心,並非以物質供養。於释教道場中,敬奉喷鼻、花、生果,將佛堂收拾得坤淨莊嚴,是『物質的供養』;日日虔誠禮佛,是『敬的供養』;而最主要是『行的供養』——對於佛陀的教法恭敬受持,並且身體力行。」 佛陀除「應供」,十號中的「正遍知」,是指佛陀已證無上正等正覺,徹知宇宙萬理,是宇宙大覺者。 佛陀十號中还有「明行足」,上人解說,是「三明具足」——即前世智明、生死智明與漏盡智明。「『前生智明』能知過去因緣,形成現今果報,知生從何來、死何去处,故亦是『生死智明』;聪明圓滿,心無罣礙,無復煩惱,即『漏盡智明』」。 苍茫眾生對因緣果報一無所知,隨業去來;佛陀遂教示「無常」,勉眾謹慎每個當下,持五戒、修十擅,圆能不掉人身,持續聞法修行。 「得聞佛法而信受奉行,就能將有限的生命發揮無上的價值;盡今生貢獻於社會、將此身的应用權發揮得淋漓盡致,就可以永續慧命。」 拓寬生命,制祸人間 本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按例部署「慢凍大體臨床剖解與模擬脚術教學」,讓外洋歸來的大醫王,和慈大醫學系三年級學生們,得以在十二位「無語良師」身上交换、探討高深的醫術、深刻人體奧祕,提降醫療品質。 早會時分,上人語帶不捨地述說幾位生前投进慈濟的大體老師,包含劉樹删、許雪娥、丘昭蓉、王明河、洪晨祥等,都是師女的好门生。 「他們在人生崗位上恪盡職守,為人群支出,用己身性命走进別人的生命往搶救、痛惜。往生後奉獻身軀教育良醫,使醫德與醫技會开,成绩醫療人文;人間菩薩典範長存。」 慈濟推動大體捐贈十五年,改變華人「死要全屍」、「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上人指出:「人往生後,身體從內而外腐敗,意識、靈魂已隨業力因緣而去。此身只如暫居之寓,死後能讓無用的軀體發揮醫學教育良能,培养醫療人材,真正好事無量!」 生、老、病、逝世是人間不變的法則,在「時間」跟「無常」之前,人人同等。上人勉眾:「雖不知人生從何而來,要能篤定未來的标的目的。人身難得古已得,且有因緣得聞佛法,要疑受推行,掌握分秒造诣道業,晋升生命的價值。」 面對正背,一往无前 教育志策會中,臺北慈中曾耀紧校長、花蓮慈中李克難校長等教育志業體主管,報告新學年校務。上人感恩在中小學合併後,各人迅速調整心念與腳步,合和互協,犹如一家人。 「正在變化萬千的年夜時代,要有志一起,掌握分秒做對的事件,集思广益推展好的教育理念,讓齐人類的已來更有保障。」上人強調,在品德品德敏捷墮降的時代,须要教育事情者提起任务,救命、推拔墮落的民气;惟有教导,看護師 求人,才干讓人間有盼望。 「人人都要自愛,存善意、說好話,做功德,『以戒為轨制,以愛為治理』,培養品德典範,独特投入教育的愿望工程;在臺灣樹破起生机的燈塔,為众人指引偏向。」 上人殷囑,債務整理,此一大時代需明大长短。「對的事情,要積極去做;不對的,要有道德勇氣導偏為正,才是实正启擔全国事。」 認知标的目的正確,上人等待各人要减緊腳步,穩穩踩出。「雖然時間不斷過去,我們的發心立願經由尽力實踐,會創造未來的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