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 左通右达建筑工作室
地址 新源里西20号楼金尚大厦一层110室, 新东路, 北京, 中国
设计团队 张大为、王旎、杨树军、寿大光、邱正
VI设计 罗天泽、谢珝
灯光设计 周红亮
结构顾问 刘粟
建筑面积 500.0 平方米
项目年份 2017
厂家 Magis, Carl Hansen
三里六七是位于北京新源里的餐厅,倡导从农场到餐桌的新鲜食材和精湛考究的烹饪技巧,呈现的私房料理。
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营造一个关于味道的空间,让人从都市的喧嚣中安静下来去品尝美妙的食物。餐厅的灵感来自于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启发建筑师思考味觉和视觉之间的联系。去营造一个“温润莹洁,深奥幽邃”的氛围。
天花板上的灯光经过阳光板的过滤而不再直锐,如涟漪般徐徐往下匀散,位于空间水平中间层的白色石材的餐桌面,轻托住光线,并将其向周围漫反射,从而让餐厅中上层空间的光线变得柔和均质,而余光落在地面,被颜色深沉的页岩所吸收,使得餐厅空间越往下越显得幽暗,这不仅能消减人对空间下层的关注,更在垂直方向上营造出一种模糊的空间边界,让空间拥有一种无限延伸的视觉效果。
紧靠外墙的木格栅,阻隔了室外的视线,让室内空间更加私密,同时允许少量自然光有分寸地射入室内,并随着一日中时间的变化产生不同变化,且不会对室内均质的灯光造成干扰。位于天花板上的射灯灯光投射在桌面上,强化了用餐的核心区域,与周围的亮度进行一定的区隔,促使人的注意力集中于桌面,为“吃”这种日常行为增添了少许庄重的仪式感,食物成为这个舞台的主角。
整个餐厅的光线偏向于“幽明含蓄”,以此营造静谧之感。在空间里,光线不再是一种独立的元素,而是依靠不同材料的介入与相互作用,所调和而成的充盈在空间里的介质,而空间中的不同颜色的器物与食物附着了这层介质之后,反而收敛了本身过度的亮泽,而显得更加温和。它体现的是建筑师对东方美学中“克制”的追求。灯光设计根据中餐,下午茶,晚餐,酒吧等场景,可进行系统调光,从而在室内的照明照度上和灯光色温上增加了变化的可能,灵活应对不同的需求。
餐厅在空间规划上遵循了“自由平面”原则,除了四周的承重墙外,其余为近乎全开放式的基础空间。空间的组织和划分以定制宽度为1米的“L”型定制木格栅作为基本单元,在平面和天花分别按照1米X1米为间距横向和纵向自由移动,配合白色织物垂帘的开启和闭合,整个就餐区平面的自由灵活。它根据就餐人数、展览或者活动等需求可划分为5种模式。这5种同模式的生成的空间,是强调通过和穿越的体验过程,通过移动隔墙在空间中的变化和运用体验通过运动的秩序得到的氛围变化,自由平面组织极大程度了改变了空间特质,也高效化了空间的利用率。
在材料的运用上,建筑师试图去探讨各种材料中的共性,以此建立内在的联系呼应,从而营造平和安静的就餐氛围。比如片状阳光板和竖向木格栅的线型特质,阳光板透光特性显露的晶莹质感和白色石材的反光特质。其次,建筑师也在探索如何在工业大化批量生产的产品中,融入更多的人工痕迹。比如,天花发光吊顶和外立面,由3000条阳光板密拼而成,人为加工阳光板切片后,每一片阳光板的细微差别所呈现出来的人工质感。
一直以来,中式厨房给人的印象往往是脏乱嘈杂,它向来无法体面地展现给食客而因此被隐藏在餐厅不起眼的位置,且大门紧闭不容参观。但对于建筑师来说,烹饪是“吃”的开始,是用餐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建筑师大胆采用了“舞台”的概念,将食物的制作过程以西方开放式厨房的状态进行自信地呈现,通过这个过程,让食客与食物间产生更加紧密的情感性关联,也加强了餐厅使用时各不同角色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厨的开放化,也是建筑师对厨房在东方语境的空间中的角色变化的一次探讨。
与此同时,建筑师还统筹规划并设计了餐厅的一整套视觉系统,其中涵盖了Logo、字体、店内印刷品、员工服以及餐具等等。
在视觉系餐厅盛行的当下,建筑师试图探索餐厅的本源性功能属性,通过对光线的把控、材料的呼应以及空间的变化,营造诗意而含蓄的氛围,让食客将关注点重回“吃”和“食物”本身。 [size=0.85em]收藏这幅画!
这样幽静餐厅你喜欢吗
欢迎点评
精彩回复奖励100-20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