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朋友拿着一篇网上关于设计公司营销的文章来找我讨论“设计公司需不需要营销”这个问题。他似乎非常的纠结:“我一直非常重视设计但不太注重营销,可是现在这个市场上,不营销怎么行呢?而且我也真的不会营销。”
我在心里暗自替他的智商捉急,我觉得真是笨死了。
首先说要不要做营销的问题。人类社会商业的本质就是分工协作和交换,因为分工与交换而创造价值,但是分工与交换的前提是必须要建立连接。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商业的行为,也是商业门类当中的一个,设计当然也需要跟自己的客户,跟市场需求建立连接,而这种连接,就是营销。
作为一个商业体,存活在这个世界的需求当中,你当然要做营销,就像你要呼吸、要吃饭,要睡觉,要约妹子一样,这个是刚性需求,是一定要做的。
但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做营销?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做营销。
人类从农业社会走到工业社会,到现在的互联网社会,其实就是在不断解决怎么样降低连接的成本的问题,让信息更加快速便捷的传递。
在工业时代,链接的成本非常非常的高,因为整个社会的注意力是垄断在媒体的手里。于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就有了央视,有了各种媒体,十几年前央视广告可以拍出天价,每一年大家都拭目以待出现新的标王。因为那个时候很简单,大众的注意力被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垄断了,你只要有钱砸广告,你就可以让产品大卖,当然同样痛苦的是你的广告只要一停,你的销量就下降了。(药不能停啊!)于是那个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神奇的词语叫做“包装”。产品需要包装,人更需要包装,因为你要在电视台和媒体的聚光灯之下,要让自己变得高大上, 即使那根本不是你。
直到今天我还看到一些做家装公司的设计师,在网站上,在媒体上疯狂地包装自己,记得前年,在一个QQ群里大家竞相嘲笑一个公司。他们网站上所有的设计师基本就是城乡结合部剪洗吹的样子,那形象也是醉了。可是他们的名头全部是大设计师、设计大师、超级设计师、设计超级大师,国际设计大师,于是大家纷纷脑洞大开,各种笑的满地打滚。
听说一般的骗子公司,在小县城里去发传单广告的时候,一定会把传单印成人民日报的样子。这样老百姓们就会下意识的相信,因为他们相信报纸,相信权威。我想家装公司的超级设计师,大设计师和设计大师们,大约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走下来的吧! 现在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媒体、电视台想再继续垄断我们的注意力已经根本不可能。整个世界也变得嘈杂了,因为有无数优秀的自媒体的出现使得我们的注意力被分割成了碎片。于是世界变得扁平了。但好消息是在这个扁平的世界里,优秀的人更容易脱颖而出。因为在这个嘈杂扁平的世界里,好的内容变得更加的稀缺。内容!永远都是内容!!谁能提供人格化的好内容,谁就拥有话语权,谁就可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于是,这个时代我们把它称之为内容为王。翻译成小白的话就叫:“这是一个手艺人的好时代”。因为对于一个设计师而言,对一个设计公司而言,你能提供的产品,就是你的设计作品,你能提供的好内容就是你的好设计作品。
在这样一个连接的成本无限接近于零的时代里,如果你再花钱买广告,如果你再花钱包装,把自己变得假惺惺而被人嘲笑,那我觉得你就应该被时代淘汰掉。 当你抱怨自己不会做营销的时候,你首先好好的反思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内容够不够好! 当然,什么叫好作品?什么叫好内容?各有各理,但是我看来好作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差异化,有个性,也叫有人格。也就意味着我看到它就会想起你,你就是他,她就是你的瞬间联想。(就像提起郭美美你就想起红会) 在工业时代、在农业时代,有个性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你有可能因为你的个性,付出高昂的社会成本,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听说过那么多天才的悲喜故事。 但是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个性就变成了我们身上差异于他人最重要的东西,是我们最需要呵护的东西,是我们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因为人格必须要搭建在你自己的个性之上。 举个例子;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戴昆老师的作品,你是不是一眼就能够分辨出来。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邱德光老师的作品你是不是一眼就能分辨出来。那季裕堂大师呢,贾雅大师的呢?我想能让你们一眼就把他们分别出来的东西就是他们内容中的人格,他们的个性。
有了内容,有了个性下一步主要的就是要有社群。 什么是社群?那些因为你的精彩,你的个性,你的不同,你的内容,而愿意给你付钱,愿意打赏你的客户和粉丝。他们是和你发生强黏度关系的人,他们也是你的传播节点,组织利用好他们,你就得到了一个NB的功率放大器。
好吧,再举个例子。我觉得大陆室内设计界拥抱互联网,做得最好的是戴昆老师。 最早的时候戴昆老师也并没有做推广更没有什么包装。恰逢新浪博客开启了大陆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新时代。戴昆老师在新浪博客上不断的发表自己的作品,而且作品图片上,连水印都没有。这些内容确实是太好了,非常非常的精彩,同时也非常具有人格和个性。很快戴昆老师博客的浏览量就以数千万计了。更棒的是戴昆老师经常在博客上发一些手绘,也经常给大家说说心里话,这更强化了他的人格,同时让我们感到了充分的温度感。 后来新浪微博更加的繁盛,戴昆老师的那些精彩优秀的内容。在微博上更加的被强化和放大。于是一时洛阳纸贵,但是很快,微信这款更犀利的产品来临了,整个移动互联网也从社交媒体属性转移到了社交属性。戴昆老师有了自己的订阅号,进一步强化了他和粉丝的关系,同时戴昆老师不但分享的那些优质的设计内容,更分享那些色彩理论。同时研发墙纸、固装墙板等产品,开始了把关注转换成商业价值的尝试,让年轻的设计师们和甲方们趋之若鹜。所以戴昆老师几乎就是,从内容到个性再到社群的完美演绎。
还是文章开头的那句话:设计营销?别开玩笑了!好好的做好内容,做好设计这就是最好的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