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打破规矩另成方圆 “规”是用来画圆的工具,“矩”是用来画方的工具。天圆地方,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对广褒宇宙和现实世界的一种朴素而直观的认识,这一思维渗透在建筑等设计活动之中,并逐渐形成“尚圆”、“尚方”的造物观和审美观。 所谓大圆至方,亦方亦圆。方与圆,是一种对立与矛盾的折衷,这种看似对立的形式对比,得到简单却富有内涵的形制。 方与圆是中国建筑艺术的一对典型符号和基本展现手段,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象征性和艺术性。 中国建筑,在造型、装饰上非常注重遵行天圆地方这一设计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尚圆”、“尚方”观念。 从秦汉皇陵“方土”陵台到明代皇陵地宫上的圆形宝顶,从建筑的方砖圆瓦到方梁圆柱,从民间的四合院到皇家的宫殿、天坛、地坛,无不讲究天圆地方。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迎宾大道工人文化宫一侧的田森馆,在突破传统固有的方圆构造之上,把方与圆的设计内涵运用到极致,在建筑面积15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场馆范围内,点点力透纸背,线条大开大合,面面自成一景,整体浑然天成。 2 从场地到建筑 方与圆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方就显不出圆,没有圆也衬不出方。田森馆坐落在矩形建筑场地的一角,四周掩映着不规则的圆弧草坪,毗邻着圆润的喷泉广场,这种外方内圆的构造,在保持空间利用最大化的基础上凸显出丰富的层次感。
从外观到室内 方与圆具有迥然不同的形态、性格和美学特征,方与圆的结合可以产生方中寓圆、圆中见方、方直圆曲、静中寓动的视觉效果和美感体验。 流线型的穹顶,辅以优雅的镂空设计,打造出具有奇异美感的半开放半包围式结构。建筑整体以轻盈钢构为骨,大片玻璃为肉,凌厉简约的风貌尽显,是源自于外圆内方的灵感。
从灯光到装饰 方与圆共生和谐,刚柔相济,是合乎形式美的法则,这一设计风格同样延续到室内的装饰。 大面积运用黑白灰等极简色彩,力图还原装饰原本的错落形态和纯粹质感。造型方正的置物柜和书籍,有青翠葱郁的盆栽相伴;极致规整的吧台,摆放着精致的餐具;温馨禅意的软装侧厅,与其交相辉映的是刀削斧砍般的橱窗,这一切都具有意蕴无穷的审美理趣。
对于细节的精雕细琢,对于整体的大刀阔斧,对于方圆运用的精妙独到,这一切,都是郭准先生设计打造。 场馆的落成,是他对常规突破后的再立方圆,是他对建筑解构后的设计把控,是暗含方与圆的艺术美学,深谙曲与直的人文哲思。 不仅如此,大篇幅开放的建筑格局,大面积透明的玻璃墙体,使得身处在其中的人,能时刻与自然亲近,与环境合一,这是归本主义的艺术之道。 场馆整体也尤其注重与花草林木的交相呼应,相得益彰,场馆外草木林立环绕,甚至把草木作为建筑本体的一部分,更是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场馆的别样风采。
当人站在馆前,仿佛是站在方与圆的对抗和交错,当人立在馆中,却是沉浸在圆与方的和谐共生之中。这种设计思维使得建筑呈现一种奇异的精美和丰富的神韵,是回归本主义的艺术本源。 3 在今天,方与圆在超脱出单纯的几何意义的同时,更蕴含着东方文化的哲学精神和独特的空间意识。这种对空间偏好的建筑语言,是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中形成的独特的审美习惯和精神愿望。 受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方圆、规矩已超越其形而下的物理属性上升为形而上的精神理念,方圆、规矩与中华民族的思想观联系在一起,成为为人处世的尺度和准则。
“方”是规矩,是准则,是气节,是为人之本;“圆”是通融,是圆滑,是智慧,是处世之道。外圆内方在中国古人看来是一种最佳的处世哲学。它要求人们重内省,在精神上讲究原则,保持操守,而在行为上要灵活处之,不露锋芒,讲究圆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有代表人格取向的“外圆内方”(外表温和,内心坚持)之说,更有“天人之际,方圆之间”的传统中国士人的生命观。 任何朴素哲学观念都来自于其民族的原始实践和直观经验,都是对直观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天圆地方观也是这样。 随着岁月的变迁,历史的演变,天圆地方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精神,成为建筑艺术“尚圆”、“尚方”观念的思想根基。
黑格尔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流动的音乐。而田森馆就像是一曲以激扬文字的笔触为曲谱,以方圆对撞交融的铿锵之音为旋律,谱写出一支动人的艺术乐章。 项目详情 项目名称:田森馆 项目地址:山西 项目类型:室内设计 使用面积:1500㎡ 主创团队:北京海岸设计 总设计师:郭准 设计风格:归本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