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说明 · 项目类型: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 项目地点: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美景阁7-801室 · 建筑面积:180㎡ · 设计时间:2020-05-02 · 竣工时间:2020-09-17 · 设计机构:忱意空间设计研究室 · 摄影:如初
色彩: 当我们进入一个空间的时候,通常会在第一时间被空间的色彩所环抱,注意力也最容易被空间色彩所吸引。 我们的这个空间,是一个纯白色的空间。白色的墙顶地漆面,白色的木面,白色的金属板,白色的皮革,白色的陶瓷,超白的玻璃,我们试图营造一种极致的白色空间视觉体验。 我们想要通过“白”这个色彩,来体现“净”与“静”的美学观念,在更高的哲学高度上,我们想要用“白”来还原真实世界与心灵世界的一种“初态”,即“性空”。 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最末章节,他写到一句话“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主要形容大雪无痕,掩盖了世间种种…… 而我们的这个白色空间,也想要通过“无杂质”的色彩语言,缓缓叙述“历经世间沧桑和时间的洗礼,万事万物都会褪去浮华,展现出其最本真的原始状态”,期望可以引导每一位进入的观者,得以在纯白色的空间中,在无干扰的状态下,抽离出来,回想自己的阅历和经验,逐渐抛去疲累和负担,在自我的关注里对内不断求索,最终回归到自我轻灵的“本真”和“初心”。 令塑造空间升华为塑造人心。 如初,此为缘起。
因为这个空间设计师使用的频次最高,也因为设计师需要面对的设计需求最多,最容易被设计之外的事项干扰,所以,纯白色的空间更利于设计师在创作期间保有更高的设计“纯真度”,并随时可在空间里“内观”、“自省”、找到“初心”,产生更多有价值的设计灵感。 另外,在弧形片墙上安装了彩色灯光,可以单独控制。功能层次上,满足聚会交流的氛围需求;精神层次上,是将内心的挣扎和混乱,通过色彩外化为空间语言,与人的内心对话,然后在常态的、大面积的茫茫白色中,与自己和解。
结构: 虽然是白色的空间,却不是空无一物。 设计师在这个空间中利用到了很多结构上的设计手法,令空间丰满而具有艺术气息,同时,特殊的结构设计中也暗含了设计师的哲学观——“无常”、“无我”。
“无常”: 地面上用灯带勾勒出来的曲线,以及空间中的曲面墙体,是设计师对中国山水之美的结构拆解。在对原有结构进行了梳理以后,令到观者有“身在山水中”而非山水之外的场景浸入感。 这种时断时续的“蜿蜒”“流动”,并不具有特别固定的符号,而是以一种无常的形态散布在空间之中:反复、流动、变换、起伏,形成一种无常的气韵。
全屋大面积原始顶面做了反光漆处理,增加空间通透和光感的同时,模糊了空间天地的界限,意在指向我与无我的映射。 只在过道部分出现的吊顶,不仅隐藏了中央空调,造型上,以三片式斜顶形式出现,结合灯光,以加强灰空间的导向性。这种出现在空间顶面、貌似“道路”的形式,喻义一种指向,即通向“平和”、“宁静”、“永恒”的心灵彼岸之路。 空间即是人心,混沌的白,在无常的流动中,架起桥梁,悬浮于水面,倒挂于苍穹,好似“我”一般,看似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世界翻转,天地倒悬,个体在强化的桥梁之上,放弃,消融,最终通向超越的彼岸。 放下我执,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脚下即是彼岸。
空间划分: 整个空间我们划分成六个部分: 一、 进门后的一个艺术装置区域,原本是这个房子的入户花园,现在用一套艺术装置作为进入空间的引领或是心理准备区域,让进入者在这里稍作停留,适当将匆匆赶来的忙碌和焦急与此时此刻的此空间稍作分离。 二、 小书吧/小憩区。墙面白色的悬浮书架上,罗列着近些年设计师自己阅读过并觉得值得购买的书籍,还有很多书籍在不断的补充进来。书架对面的弧形白色沙发即是坐定并阅读的区域。为了使阅读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我们弱化了小茶几的存在,用透明的材质实现了它只放一杯咖啡或茶、不令阅读者分心的功能。坐在沙发上向左看,可以看到对面楼上的空中花园,真是自带好景、可以让人浮想联翩的小角落。 三、 方案汇报区/小型会议室。这里不仅仅是我们约谈设计事项的地方,也是我们设计成果的展示区域。落地窗左右两面墙上,一面以电子显示屏展示我们最新的设计作品图片,另一面墙以书架的形式展示我们的设计作品斩获的最新设计奖项。这是我们设计团队不断求新、前行的力量源泉。 四、 设计团队工作区。工作区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布置,预设了5个工作位,这跟我们成立工作室的初衷是对应的,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小而精的设计团队,以更好的应对设计工作和市场的变化;开放的姿态,也表达了我们开放,包容,多元的态度。 五、 材料展示间。材料展示间除了陈列需要用到的各种材料之外,也陈列着我们自己设计的家具样板,艺术装置。期望是,小到家具单体、艺术装置,大到空间,建筑,我们可以用更多元的思维和视角,来思考整个的设计过程。 内省/自观室。我们不仅是设计工作者,更是精神思考者;不仅在技术层面实现设计,更在精神层面进行雕琢和引导。这个自观室,就像是晨钟暮鼓一样,能让人静下来、沉下去,可以面对自己的思想,与自我对话、追随自己的内心。
艺术装置和小物件: 整个空间中的挂画与艺术装置,都是由设计师自行设计并制作完成。 期望是,空间中出现的每件艺术品,都“诉说”与空间同样的“故事”,他们完整了这个空间,同时又以自己的方式从各个侧面强化、重申这个空间想要表达的主旨。 艺术装置《月光与合金》 以波纹不锈钢和落地发光球体作为展示媒介,通过艺术的陈设手法,形成“月落水面”的奇妙幻境。作为坚硬的金属材质,波纹不锈钢在光影和波纹的共同作用下,抛去合金体硬朗冰冷的“假面”,温柔地围绕在似真月落地的球体周围,这美感,仿若在空间里轻抚了一层面纱,冰凉、沉静、柔和、梦幻,令人沉醉、浮想联翩。 装置意在表达,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可以令材质去除本有的特质,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美感;同样,通过艺术化的陈设手法,效仿自然、制造意境之美,已为平常。 艺术装置《Urban Decay衰败城市》 用大面积镜面锡纸、白色几何框架、碎镜共同搭建的艺术装置,名为《Urban Decay衰败城市》。类似于未完工的建筑组合,屹立在似河流与海浪的大地上,建筑之上片片镜面以不同角度映像着周围的环境与色彩。 这种看似起始又似衰败的景致,意在指向人精神世界中意念的兴起与凋零。 塑造空间、塑造美,同时也是在塑造人心,通过设计引发人们对美的向往、对人文起居的关怀、对未来生活形态的思考,这是设计从业者所肩负的重任。 艺术装置画《无序的光影》 利用编织金属色管状材料制作的艺术装置画,安置在阅读区沙发背后的曲面墙上,借助右边窗户投射进来的光线,随着一天中光线位置的变化,装置画中立体的线条投射的影子也在画框内不断变化虚实长短。 制作过程中,管状材料在画布上的往复交织,遵循了其本身的材料特性,尽量自然延续其走向,不做刻意的控制或扭曲,任其展示自有的美感。放置在特定位置,有了自然光影的加持,就更充满无常的变化,空灵并让人难以琢磨。 这个装置的本意指向一种精神的自由,指向体现万物本身美感的设计初衷。 艺术装置画《梦与镜中我执》 利用超轻黏土造型的白色大幅装置画,由若干小型体块与曲线造型组合而成。曲线部分意指水流,配合空间内的山水拆解意向;小型体块组合,意指自然界中繁花缤纷的景象。 整体装置暗和《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精神世界。 画旁的圆镜亦是装置的一部分,当人走进,镜中呈现了观看者的脸庞,将人拉回现实之中,将观者置入梦与现实的时空隧道之中。 艺术组画《就这样静静的听》 小型白色组画,在展现黏土在经过不断揉搓、拉伸后的独有肌理的同时,以及其简单的环装呈现于画布中间,仿若一个个形态不同的“耳朵”,用不同的阅历和经验和姿态,聆听着现实世界的一切声音。静静观看,仿佛这些环形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着“聆听姿势”。 这组小装置,意在展现设计师应有的一种特质:“聆听”、“吸纳”、“外表简洁”、“内在丰富”、“与时俱进”、“保持本色”…… 艺术挂画《蔑》 使用三宅一生惯用的服装面料——带有皱褶肌理的白色面料,为作画的材料,用特殊手法将面料在画布上呈现不规则而又具有美感的立体凹凸质感,与白色空间融合,却又十分突出。这种美来自于织物带来的特有的柔美感,更来自于皱褶之间的疏密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感。 艺术挂画意在指向一种敢于创新的勇气,敢于蔑视传统、大胆、前卫、摒弃禁忌,看似柔和却坚不可摧。 温柔而坚定,用设计和思想,实现普通事物在美学方面的二次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