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意内雅设计 于 2023-1-9 11:27 编辑
古城苏州
青瓦白墙、高木深巷与远处的摩天大楼泾渭分明。城市的飞速变迁、两代人不同频的生活方式......让此次的主人公老张夫妻俩措手不及。再三斟酌之后,委托人张女士和几个姐弟悄悄为老人买下了一栋位于姑苏区悬桥巷的老房子。
带着对新生活的憧憬,老两口来不及收起喜悦就投入到对房屋的修整工作中。但随着了解的深入,老宅的“硬伤”也日渐显露,房子摇摇欲坠,庭院杂草丛生......一家人望而却步,只能干着急。
本次接受改造任务的是80后设计师——朱晓鸣。肩负着委托人张女士的孝心和老两口对新生活的憧憬,既要保留老宅原有的模样,又要保证舒适的居住环境,设计师朱晓鸣会如何改造呢?
这栋悬桥巷的老宅位于宽不过两米的古巷之中,南侧临河,东西两面和邻居共墙,形成三面围挡。
江南雨季较多,加上房子临河而建,四周房屋遮挡,通风不畅且采光不足,闷热潮湿,居住环境极差。老宅地基下沉,结构倾斜,安全问题严重。
室内昏暗狭小,家具陈旧破损。整个木构架年久失修,加上潮湿霉变,基本不能承重,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原本的建筑构造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以及木梁结构对未来的起居生活束缚很大,因此设计师决定将房子整体拆除重建。
由于房屋南面临河,河水流动对房子的地基造成侵蚀,带走部分泥沙,导致整个地基南低北高,南北之间形成40多厘米的高度倾斜。
此外,地基沉降使得隔壁墙体严重倾斜、开裂,对比原本的尺寸,房屋的实际宽度缩小了约30厘米,这意味着可改造面积减少了将近10个平方米。
面对诸多问题,设计师朱晓鸣再三权衡下,确定了改造方案。运用钢板桩的方式,将一根根坚固的槽钢分批植入建筑两侧与邻居的共墙处,保证邻居房子的地基不受影响而移位倾斜。
再通过钢板桩、干砂石+混凝土浇筑以及筏板基础,加固地基,防止流水侵蚀使地基再次沉降,也对和邻居的共墙起到保护作用。针对潮湿的环境,通过全方位喷洒药物实现对白蚁的预防,不留隐患。
为了能在限宽限高的条件下满足委托人的改造需求,设计师利用空间的错位设计,一楼做2.7m层高的客厅、2.35m层高的餐厅,并在客餐厅通过反梁结构,释放层高,也为二楼的两个房间留出高低落差,保证三楼的阁楼有足够的空间。
设计师还预先将排水管放置在非承重墙体内,保证墙体平整的同时省出更多可利用空间。楼层之间使用钢架结构代替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楼板,释放近5厘米的层高。
设计师将一楼规划为居家休闲和会客用餐的公共区域;二楼作两位老人的休息私密空间;三楼阁楼则被打造成了一个多功能复合空间,坡屋顶的构造经过严谨计算,符合行走躺卧的适宜高度。
在采光的问题上,设计师利用对窗水平借光、顶部天窗采光,引入自然光源,保证室内充足的光照。此外,楼梯做挑空设计,侧面铺设水纹砖,夜间可通过灯光照亮,白天自然光穿透,整个空间便轻盈起来。
对于庭院的改造,设计师从苏州园林中获得灵感,结合借景的手法,通过院中曲折回环的道路,以及室内的悬浮式楼梯的设计,让整个庭院曲径通幽,移步换景。另外,对原有的水井进行清淤加固,并移至院中利用其水系搭建庭院水池小景。
室内装饰同样引入苏氏园林的元素,取湖石的几何形状,搭配金属材质,传递出当代性的设计表达,形成室内外景致的呼应,同时又利用镂空处理实现了空间之间的互通。
地面材料的选择上,设计师使用了木和石两种苏式传统建筑材料,不规则水磨石地砖十分契合苏州房子的整体气质,无序边框保留了其天然性。
叁 / 苏式新居 · 改造后 ·
一楼的庭院,亭台轩榭、叠山理水、高低错落之中,一池活水环绕,通过檐下透明的玻璃移门,让室内的公共空间和户外庭院实现视线的南北贯通,既可欢聚厅堂,亦可游园品茗。
室内增加开窗面积,既可引景入室,又能补充自然光源。在木作和室内装饰的选择上,设计师也将苏州园林的符号充分运用,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圆角家具、防滑扶手、起夜照明等适老化的细节设计也是随处可见。
老两口心心念念的无障碍电梯直达二楼南侧卧室,为日后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临河的卧室阳台采用落地门窗的设计,既增加了采光,又可以远眺整个临河水系。
两间老人房,一个可远眺河景,另一个则能俯瞰院景。折扇的背景造型,充足的储物空间,色温可控的灯光设计,让二楼卧室显得雅致舒适。
三楼的坡顶空间经过巧妙的设计,成为了一个集观影、沐浴、休憩、洗晒的多功能空间。天窗的设计增加了室内采光,也拉升了视觉高度,绿植景观营造出自然惬意的空间氛围。
姑苏城内,深冬的望园,星月满屏,光影摇曳,这座困于旧时光里的危房,也终于在这方园林中完成了属于自己的重生。
本次改造费用
土建(含人工):58万
硬装(含人工):30万
软装(含人工):15万
园林(含景观):6万
总计花费:109万
朱晓鸣 ING意内雅设计机构创始人/创意总监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研究生导师 IHIDA国际人居空间奖2021年度十大设计人物 HOME italia(米兰)2019年度中国最佳室内设计师 中国装饰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国科奖设证字第 0023 号)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青年设计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