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效果 ©雷坛坛
设计单位 刷刷建筑 项目地点 北京 一期建成时间 2024年05月 二期建成时间 2024年11月 建筑面积 268平方米
项目位于北京王府井,城市肌理在基地两侧发生突变:西边是带有历史风貌的胡同与传统民居,东边则是大尺度的道路和商场。基地的古建筑群原是清代皇家贝子府的一路,是从东侧商场中心所在的位置平移到此处的复建。三进院四合院的府邸坐北朝南,大门沿府邸中轴线直通一进院落,对外朝向城市道路。 场地的改造限制严格,不能破坏任何室内外的地面和建筑立面。由于其特殊性,项目伊始的定位为“6个月的快闪体验店铺”,而后在快闪店铺的实际运营过程中确认变更为可长期使用的场地。所以设计和建造都存在一期到二期的演变过程。
场地分析图 ©刷刷建筑
原有建筑立面 ©雷坛坛
一期院子:存在六个月的夏日凉棚 快闪的开幕时间定为五月,我们的空间概念也源自这个时间点。旧时北京地方在夏季入伏以后,从宫中到府第,自官署至私宅,纷纷找“棚行”支搭凉棚,以避阳光曝晒。待到立秋转凉之后,棚行再来拆除。店铺在初夏迎客,正是搭建凉棚的季节,而快速搭建与拆卸也正是一种“快闪”的行为。
老北京天棚 设计单位供图
项目所在的一进院的室外庭院为16米见方,远大于寻常民居。但因未设置室外游廊,空间略显空洞,易使客人感到迷茫。 新搭建的凉棚整体平面呈3米宽环状,客人先经过凉棚再到达各个独立的房间,自然地丰富了空间序列。院中整个地面底板抬升,与一级踏步平滑过渡。所有的结构均与底板固定,这种方式既可以保护原始院子地面灰砖,同时也解决了院子中心的水电走管。构架搭建技法有别于旧时的沙篙,使用常见的盘扣式脚手架。照明、监控、音响的电路通过钢管内部走线,确保整洁合理。
一期凉棚轴测图 ©刷刷建筑
一进院院子旧照 ©刷刷建筑
一期搭建 ©雷坛坛
作为一个短期人流量很大的公共院子,我们希望空间可以达到“可赏可游”的状态。在天气最为多变的季节,将院子作为容器,放大人们对自然的感知,以此带来有趣的互动效果。脚手架顶部覆盖防水帆布,下挂绛红色香云纱,薄纱随风清飘,在院中营造静谧而灵动的气氛。院子中心顶部设置可开启的白色透光纱帘,当光线过强时,整个院子中心被纱帘覆盖,像是加了一层柔光的滤镜。与之对应的地面则铺满砾石,砾石在雨天颜色会变得深而亮,使院子呈现不同的意境。
凉棚完成夏天的临时使命,也累积了一些使用问题:原始地面覆盖面积过大,易因潮湿产生青苔;暴雨时顶部防水帆布易中心积水(过程中增加了阳光板改善),帆布绑扎的固定方式易在杆件处漏水;下挂香云纱易留水渍,最好设计易于收起的安装方式以延长使用时间。
北海画舫斋 设计单位供图
一期搭建 ©雷坛坛
二期院子:搭建十四日的抄手游廊
二期的任务是提供一个永久性的室外建筑空间,以承载各种天气情况下的使用需求。虽为永久性改造,但因为场地位于文物保护单位,方案仍然不能破坏任何院内地面和建筑立面。同时因为改造占用了营业时间,所以施工时间只能压缩到极限的14天。相比快闪时期两个月的工期,需求增加而条件更严峻了。
现场禁止做任何焊接工作,所以我们只能从工厂预制和现场装配的角度思考主体结构的搭建。 “幄帐”是汉代贵族居家旅游、打仗必备的居所,铜帐构作为连接件将各个圆木杆件联系在一起,这样组成的帐架坚固耐用,是早期的装配式建筑。
汉代铜帐构 设计单位供图
汉代四阿式顶长方形幄帐复原图 设计单位供图
结构实验模型 ©刷刷建筑
二期的连廊从排水的角度考虑,屋顶形式为单面坡向院中。杆件依然沿用快闪搭建时使用的标准脚手架杆件,同时效仿铜帐构,根据角度和连接的杆件数定制了多种连接节点构件。在现场搭建时只需将杆件插进构件中,并使用螺栓固定,既快捷又牢固。
二期结构连接件类型列表分析图 ©刷刷建筑
二期节点图 ©刷刷建筑
二期游廊结构细部 ©刷刷建筑
对于此次永久性的改造,在空间上回归到与四合院最适配的空间形式:抄手游廊。廊道通常贴近建筑沿着院落的外圈布置,形状犹如两手交叉合握在一起,故称为抄手。平面组织与常见的在垂花门前的抄手不同,我们将游廊翻转,在正房前挂的香云纱下“抄手”。基于原有庭院中的草坪,游廊串联了四处可以供客人坐下休息的小亭子和夏季在户外使用的石槽(一期利旧),为行进的过程增加不同的体验。
二期游廊轴测图 ©刷刷建筑
二期游廊 ©雷坛坛
我们在选择材质时避免突兀,以黑色为底通过反射和漫反射的方式,提取周围的环境色,成为自然与建筑的一部分。黑色在传统文化中代表水,象征着生财和福寿吉祥。
游廊的屋面铝板通过微弱的漫反射光泽,将天空的颜色晕染成为场地的一部分,所以客人在院子中心区域时,并不会觉得新建的现代屋顶存在感过强。廊下的挂板为高反射度的HPL层压板,客人在游廊行走时中可以看到走廊尽头树木和古建筑立面的模糊反射,加强环境在空间中的映射。
二期游廊材料的的反射 ©刷刷建筑
室内的明代家具母题
对外营业的空间主要为正房和东、西厢房三栋三开间建筑,对于商铺来说,单体内空间略显局促。我们希望新置入的体量仿佛已经长久地“生长”在古建之中,所以决定以“家具”作为载体介入。
结合不同的使用功能,我们参考了多种经典的明代家具,包括活面棋桌、直棂架格、方角柜、条案等,其中体量最大的是拔步床。拔步床为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大型床。中国传统家具的有趣之处在于它常常暗示了特定的行为和姿态,“拔步”是迈步的意思,代表着迈上一步进入独立的“小木屋”之中。
明万字纹拔步床,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馆藏 设计单位供图
改造将数个2.2米见方的“拔步床”以不同角度归置在建筑中,家具达到了从私密向公共的转换,也形成了内与外的空间。客人可以在其内部体验洗手、洁面、试香这些功能,并在其之外随意散步和选购产品。
平面图 ©刷刷建筑
东厢房拔步床作为门厅 ©雷坛坛
东厢房拔步床内部更为私密 ©雷坛坛
正房拔步床外侧作为展架 ©雷坛坛
正房拔步床内部作为体验空间 ©雷坛坛
材质的使用与利旧
材料是使人们回归身体与感觉的一种媒介,而基于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对我们来说也是全新的课题,我们希望使用更为原始与手工的材料作为建筑与人之间的媒介。 香云纱是一种古老的手工染整技艺织造的丝绸面料,在染色过程中,采用天然植物薯莨的汁液和泥土,作为衣服面料,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等特点,它带来的心理感受很难被工业纺织品替代。
香云纱晾晒 设计单位供图
绛红色和其优雅的光泽度,可以有效地中和仿古建筑中略显死板的红。我们将其大面积用作建筑装饰材料,填充于室内外的骨架之中。虽为大开大合地使用,实则在不同位置也有各种变化的尝试。 一期和二期的室外天棚均有下挂的香云纱,天光经浅色防水帆布柔化后洒到香云纱上,形成充盈饱满的质感。而二期的游廊边垂挂的障子也由香云纱制作,当障子的状态在完整下挂、折叠、取下之中切换,院子的整体色调和围合感也会随之变化。
材料利用 ©雷坛坛
在室内空间中,香云纱与拔步床骨架相结合,构成了小空间中的屏风和天幕。不同的照明方式和不同的安装方式(是否有背板)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在更为细腻的家具尺度中,香云纱也被运用于货架层板和长凳坐垫的软包。有内部填充物时,香云纱呈现出皮革一般的质感。
香云纱材质的不同表达 ©刷刷建筑
香云纱作为家具软包 ©雷坛坛
二期游廊大量延用了一期快闪拆除的的材料:钢管构架、抬高地面的石材、釉面瓦片、香云纱、透光纱帘、室外灯。100块釉面瓦片在一期建造时由于设计变更未发挥作用,一直被储存在仓库,最终被我们重新利用,制作成小路灯和环形小茶几。
小路灯借用射灯(一期利旧产品)照射到瓦片上的反射来渲染整体亮度,其形态和照明方式均参考了古代宫灯。茶几形状取自火塘,我们在茶几下方安装了风暖设施,冬季天气寒冷时客人可以在院中的茶几边取暖。
各种利旧设计 ©刷刷建筑
小路灯 ©雷坛坛
利旧材料火塘 ©刷刷建筑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伊索北京19号府
项目类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照明设计
项目位置:北京
设计单位:刷刷建筑 atelier suasua 主创建筑师:苏晓萌 设计团队:曾晓明、隋建伟
一期设计和建成时间:2023年10月—2024年05月
二期设计和建成时间:2024年08月—2024年11月
建筑面积:268平方米
占地面积:690平方米 施工单位:YANLOO 摄影版权:雷坛坛,由伊索提供 视频版权:刷刷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