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平铺直叙的传统家具买手庙设计师谢柯将成都壹集的3000平空间编排为五出“沉浸场”每层楼都被谱写为跌宕起伏的情绪章节营造出从静谧到开阔从神秘到开放的多重体验,这里是一个完全不写实的家亦藏着关于设计如何抵抗时间的哲学实验
位于一层电梯前的长廊,是关键的过渡空间。来访者穿过窄门进入,便置身于暗调氛围中,这种设计能带来安全感。在此等候电梯时,人们有充足时间欣赏周边展品。从空间叙事上看,长廊是进入二层艺术展厅前的序幕,有效构建起参观流程的过渡环节。
该建筑外观敦实,蕴含安定感,需细加体会。二层墙壁特意加厚,源于设计师谢柯旅行中对传统村落房屋厚实墙体的观察,大理温泉院子项目的夯土墙厚达一米,便是例证。沿行进路线至尽头,可见一道土色砖墙。绕至墙后,有狭窄楼梯直通三层。上行时,黑色墙面带来明显压迫感,令原本放松游移的注意力重新聚焦。
三层的窗边连廊设计打破常规,采光极佳却采用留白手法,为参观者提供视觉缓冲,让视线得以休憩。沿着光线,逆向穿过廊柱间隙,进入中古风格小厅。黑色茶几与沙发成为视觉焦点,两侧棕色柜体沉稳伫立,黄色单椅随意散落。落地灯漫射的光晕,让沉稳色调在空间晕染,营造出神秘氛围,激发探索与遐想。
四层展厅面积超七百平方米,层高略低,但尺度更贴近真实居家空间。设计师谢柯以长短不一的墙体划分场景区域,各区域彼此通透连贯,借流畅路线模糊展品与生活场景的界限。参观者环顾四周,“类家庭角落” 随处可见,仿若置身真实居所,而非传统展厅。如此设计增强了互动性,更让生活美学理念在空间体验中得以升华
支鸿鑫介绍展厅设计思路时表示,展厅构建了客厅、餐厅场景,目的是让客人将其与日常生活空间建立联系,但并不追求场景的高度复刻,就像绘画,过于写实会丧失趣味性。实际运营中,常有客人把展厅的柚木餐桌买去放在办公室。柚木温润的质感,相比传统办公家具的冰冷硬朗,更能营造舒适氛围,让人愿意久留。这一现象体现了产品设计与空间营造对材质质感和空间氛围的重视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在四层空间中,一些不符合常规的陈列组合随处可见,譬如白色皮质的中古沙发旁躺着一张东南亚老木长凳,或是流光溢彩的玻璃灯组下是一张略微笨重的石桌......都有悖于过往大众对于壹集风格深沉的既定印象。这些看似反常的设计背后,其实是设计师对“家”概念的重新解构——抛开任何风格与材质的碰撞限制,每件家具都成为着独立的叙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