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联盟官网-设计师互动平台 

25高清案例 创业密训 新媒体课 设计师证书申报通道

住宅不仅是容纳日常的器皿,更是一种对时间与生活节奏的回应。在高速流转的信息时代,居住的意义不止于遮蔽与安顿,更关乎内在秩序的重建。

空间不急于表达宏大的形式,而更注重人与自然、家人之间的关系流动。居所整体气质被设定为有机且具穿透感的存在,拥有时间的沉淀感,也向生活给予适度的空白与留白。

设计师李亚芹重新梳理空间布局,以更疏朗的结构与更柔性的尺度,将这个780.268560㎡的四层之家,转向一种更为放松、亲密的状态,并带有适度的留白。空间不强调即时的感官刺激,更倾向于提供可被时间慢慢填满的丰盈——在光影游移、路径延展之间,渐次显露出居所的温度与秩序。



设计师李亚芹重新梳理空间布局,以更疏朗的结构与更柔性的尺度,将这个780㎡的四层之家,转向一种更为放松、亲密的状态,并带有适度的留白。空间不强调即时的感官刺激,更倾向于提供可被时间慢慢填满的丰盈——在光影游移、路径延展之间,渐次显露出居所的温度与秩序。



0 1
内建筑的手法


在家宅的生活秩序中,垂直的动线是一种状态的切换:由开放走向私密,交互过渡至静谧。起居空间的日常起伏,在时间的推移中沉淀,建筑的美感透过结构渗透到生活的不同面向,串联起原本各个角落。



光线被软化至恰好的明度,穿过透明、对称的结构界面,在木质上沉静停驻。空间不作过度表达,也不设戏剧场景,仅以低语般的节奏,将材质的温度、植物的生长节律与建筑的结构逻辑,交织为日常的背景。



悬浮楼梯是这个家令人无法忽视的元素,在轻盈的张力中,台阶有秩序地向上铺展,它的存在充满了理性的语言,又与光影和木材形成了诗意感性的氛围,拓展着横向空间与竖向空间的对话关系。




拾阶而上,与户外自然相交,延续不断,设计师在天光绝佳的地方,为主人设置了开敞的书吧和品茶区。延续体块的语言,抬升与下沉的步阶高差形成了“步入”的仪式感,无形中营造出沉潜专注的氛围。




0 2
栖于光自然呼吸


原建筑地下面积过大,为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计师将客餐厅与中西厨都放置在地下一层,通过庭院营造,为内部带来自然气息,步入其中,光影摇曳、松弛自在。




庭院与会客厅、餐厨空间、茶室形成多个连续的对景,自然绿意透过大面积玻璃渗入日常动线,成为起居之间的延伸。院中花木随季节更替轻轻变动,一种未言明的生活节奏,从中缓缓展开。




生活场景在开放与遮蔽之间切换,使家中的每一次走动都多了一分不经意的观感节奏。围绕内院三面围合的空间形态,形成一种向内安顿的收拢感。水吧区与会客厅安然地坐落其间,被丰富交错的景观衬托着,掬满了自然灵动的光线,呈现出开放共享的状态。




弱化家具边界,使动线更接近一种流动的语法,让生活以一种近乎自然生长的方式自由蔓延。去中心化的客厅显得更为舒适、轻盈,柔软的沙发与自由组合的座位呈现出可交谈、可独处的状态,在视线、体感与行为中引导人更多地在空间里行走交流。




一整面落地玻璃将庭院的植物与光影引入室内,室外树影与简约的家具形成呼应,餐厨空间朝向西南庭景,形成了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用餐也拥有了更为惬意的自然场景。






吧台与西餐桌共处一隅,水吧区是一家人轻食简餐、轻松小憩的日常据点。树影摇曳在光洁的木质台面,映衬着茶与咖啡的氤氲热气。分享醇茶、浓咖啡或微醺酒意,正如分享着生活里层叠的滋味。在这样的空间中,俯仰之间,目光所及皆为风景。



许倬云先生说:“要内观,不要浮躁,向里走,安顿好自己。”喧嚣而又快节奏的生活,人需要独处静思。经过走廊转角,榻榻米茶室临庭而立,与自然敞开的水吧区遥相对望,气氛柔和而静谧,在微暗光影中形成私密内省的氛围。偏安一隅,席地而坐,纸灯低垂,帘幕轻拂,这是沉淀、自省的静默剧场。






庭院的尺度被刻意压低,植物、碎石、卵石步道交错铺陈,回应着和风式的造园语汇,使自然成为生活的背景音。在这里,语调不追求宏大,也不强调仪式,而是在松弛与克制中保留情绪的流动,使居住回归一种可被细细感知的日常轨迹。





借景为饮,与枫树、碎石、竹制器具共同编织出庭园生活的日常图景,使家中的日常生活在“可见自然”与“可达自然”之间循环展开,成为一种空间气质的寄托。家宅像一块被时光雕琢的石头,沉默、温润,却让人想停下来,坐一坐,画一幅树的影子。





光影在细腻的木纹上缓慢游移,让人清晰地感知时间的变化。一切都变得更加平缓,不急于流动,也不刻意停留,无声地记录岁月的微小起伏。



细腻与通透彼此呼应,简洁的界面共同构成了视觉和心绪上的无拘轻盈。居者的行动与停顿悄然融入柔和静谧的气质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自己的生活节奏。



人需要调动感官,通过对话来认识自然,或是自身之所在。在这栋房子里,建筑成为人与自然之间的重要媒介——以材质、光影、尺度、界面手法悄然介入,让人在每日的往复中,得以感受自然,与自然建立连接。



0 4
向内打开


诗人史蒂文斯所说:“家的意义,不是屋顶与墙,而是沉思的空间。”空间的静度,往往在纵深中逐渐显现。家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安放之所,完成了一次空间语言的隐喻转折——向内,向缓,向私密。




光仍在引导,映照出通往更深处的路径,将私人的内心世界次第展开,原本开放的情绪也随之内敛。此刻,时间都不再陈述,而是留白,让人得以在静默中与自我相处。
卧室空间回归到生活本身,简洁而自然的色调氛围传递出主人对内在品质的追求。空间向庭院打开,人也就与自然产生了无限的连接。光线在一天中流转,穿过纱帘、木纹与白墙,舒适自在。




0 5
精神地图的延伸


一屋之内,不同的空间有着各自的性格,如果说地上表达的是松弛、柔光与自然的流动,那么地下一层,更像是一个隐秘的内核。这是充满趣味、自由和精神独处的地方,映照着主人的喜好。





整面的柜体划分出重要的收纳区,家政与储物空间被有意识地置于清晰而有序的结构之中,设计师强调该区域的功能导向,塑造出一个兼具功能与美感的归家“后台”。



空间彼此之间不设过多遮蔽,更多通过材质、灯光与层高的微妙变化完成节奏调控,再逐步延展为更为开放自由的活动场景,使整体气质也从内敛走向从容。





明暗对比与饱和色彩打造出一种近乎未来感的氛围,大面积蓝色渐变光衬托着潮玩展示柜,中央区域流线型沙发和沉浸式影音系统组成一个自在的休闲区,既适合安静观影,也能容纳朋友小聚。



主人酷爱健身,设计师希望营造出极具反差感的运动空间。一道圆弧太空舱门,在若隐若现间,健身器材散落其间,玻璃墙面无限延伸,吸引着人走进去。自然光从天井上方投落,改变了地下室的阴暗逼仄,在自然气息中挥洒汗水、畅快呼吸。




一个具备关怀的家宅,也能照顾到身体的觉醒,而非简单的感官满足。角落里的日式枯山水小景,唤起对自然的微妙感知。家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栖息,而是一个人精神地图的延伸与拓展。


项目名称|仁恒耦前
项目地址|中国 苏州
项目面积|780㎡
设计总监|李亚芹
设计团队|严金丽、惠娴、朱宇晴
软装设计|惠娴、严金丽、荣亚飞、卢春蕾
施工团队|陆益民、薛贞鹏
项目摄影|瀚墨视觉 叶松、梁振兴
项目视频|瀚墨视觉 梁振兴

李亚芹
专注于别墅私宅空间设计,从业17年,设计注重以人为出发点,充分挖掘人对于空间的功能需求,兼具理性与感性思维,热爱用色彩去渲染人对于空间的感受。


 

 

李亚芹

积分:18115

私信

    • City Park 住宅 | Alterstudio Architecture
    • 召禾设计 上海绿城潮鸣东方275样板间&架空层&公区设计方案
    • 琚宾新作 | 东澳岛阿丽拉酒店:悬海秘境
    • 梦太初最新豪宅表现
    • (王一户型改造250期)300㎡下叠别墅两版方案分享!
全部评论
沙发
jfn-123 2025-7-1 11:02 来自: 山东青岛
材料运用很不错,碰撞与冲突产生特殊的美感材料运用很不错,碰撞与冲突产生特殊的美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官方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加微信群

只欢迎设计师加群,做广告的一律不允许,加群请先加微信:snsjlm0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锁定精彩,每日推送精选案例或资讯,公众号:snsjlm!

领取资料

免费领取今年最新设计素材,请联系微信:snsjlm520!

奖项证书

打通协会设计认证通道,提供证书申报服务,微信:13436879894!

  • 联系客服
    •   QQ 44247496

    •   13693232461
    • 工作日:早9点晚6点


      备用联系:15011229364(电话/微信)

  • 二维码

    官方微信/小红书

    关注室内设计联盟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关注本站公众号
    • 小红书

      关注小红书
  • 发布
  • 收藏
  •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