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室内设计的三个层面中,物质层面关注空间界面、家具与陈设,技术层面涉及结构、工艺、规范与标准,而精神层面则是凝固于物质、技术层面的社会意识,以及设计师的文化素质与审美能力等。
中国传统建筑的室内设计与装修(简称中国室内设计),是中国地理与文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风格与特色。
一、自然观
中国农耕经济持续了几千年,对自然的关注积累为崇敬、依恋等情结。反映在室内设计中:一是注意内外环境及空间的关联,比如传统的“四合院”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庭院与周围的厅、堂、廊、室等既“隔”又“通”;二是将自然景物引入室内,寓无限意境于有限的景物之中,门窗不仅采光与通风,多数还有“借景”的功能;三是崇尚“宛自天成”的境界,倾向或推崇素雅、朴实、自然,民居中常用竹藤家具、根雕家具,装饰中有大量石雕、砖雕和木雕,界面以黑、白、灰等为主色,偏爱材料的本色和自然纹理等。
二、伦理观
几千年中国历史中,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颇多,室内是重要的生活环境,设计与装修必然受到观念影响:一是严格的等级界限,表现在室间范围、结构形式、斗拱型制、色彩选用等方面,早在春秋战国,就对建筑用色作了明确规定;二是明确的秩序感,强调布局的严整性,注意轴线的作用,主要空间和家具大都位于轴线之上,次要空间和家具依次分列至两侧。
三、人文意识
在古代中国,集中表现为重道德、助人伦和敦教化,并以儒家倡导的“治国、齐家、平天下”为最高标准,中国室内设计在装饰内容和载体上,也大都具有教化意义,比如壁画、雕刻、匾额、楹联、书画、挂屏、钟鼎、铜镜、文房四宝等,其中匾额、楹联尤有特色,既能从形式上供人欣赏,又能从内容上起到警世、自勉、烘托和点题等作用。
四、审美习惯
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表现在完整性、情节性、含蓄性等。一是空间形式大多完整无缺,很少使用不规则形状,空间组合中喜欢形成序列、起承转合;二是空间分隔“隔而不断”,多用虚拟手法,如采用极有特色的碧纱橱、落地罩、飞罩、屏风、博古架、帷幕等,有很强的装饰性;三是喜欢采用言蓄的装饰手法,常用蝙蝠、鹿、鱼、鹊、梅等图案寓意福禄、年年有余,还多用“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隐喻情操和品行,此外,石榴象征“多子多孙”,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松鹤象征健康长寿等手法也极为常见;四是许多建筑的开间数、踏步数,都不是随意确定的,中国素有崇尚“阳数”(奇数)习惯,并以“九”为最尊贵,常常选用九或九的倍数。
中国室内设计的精神层面十分丰富,深入研究有利于理解中国室内设计的形成与发展,理解多种风格特征,也必将有利于提高当代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设计多样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