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客死法国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画家雷奥纳多.达.芬奇,据说一生中没有留下几张画,至于《自画像》我想也不会像凡高那么多,凡高活了37岁,画了38张。只画了十年画,却把那么多精力用在了自画像上。原因也许只有一个吧,就是对“自我”的不断探索。或者说,是对自我的不断否定和超越,就像他最终给《向日葵》赋予太阳的灵魂一样。
达.芬奇的自画像,我只见过一张,是他在60岁时给自己画的一张素描画。像火熔岩上的浮雕,影影绰绰,头发、胡子、眉毛、皱纹都有金属的质感,简约却弹性十足,让人有种“走不近”的感觉:远观是画,近看是石。就那么很诗意地立于你面前,很哲学的样子:他存在,时间和空间都不复存在!
我很喜欢达.芬奇的画,他的作品因为“耐看”没有了时间的跨度,《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圣安娜与圣母子》。等等。等等。从出生的一刻,甚至还在理念中的时候,就属于永恒了。让人有种“理解无止境”的感觉。他不在乎你的文化和阅历,他知道岁月只会让人“厚”,不会让人“薄”。他从哥伦布和哥白尼那里获得对神性和宇宙的疑问,从解剖学和几何学中理解社会和结构事物。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用绘画冲击你的眼睛,让你的视觉开启你的智慧永远都不会感到疲劳。他第一个说出了“眼睛是心灵的窗子”这句话。他相信绘画能够帮助你认识人生和复杂的世界,也反映你的心灵。是不是很足够?他是大地之子,哲学之子、历史之子、科学之子、美学之子,高高地站在俗世之上,有绝尘的风骨,却又有人情的味道,和生命的质量。把人生的“重与轻”、“美与丑”、“爱与恨”结合到天衣无缝。正是这个原因,他的画,才百看不厌。
达.芬奇的自画像是一张老人的脸,气宇逼人、美髯掀动,眼睛目空一切,鼻子坚毅侧过去,嘴巴倔强下唇收得很紧。下颌挡住看不见,脑门无限宽。寥寥几笔画在一张白种人肤色的纸上,纸面很麻,色彩和质地都像岩石的切面。当它立起来的时候,他好像看着什么,却又像什么也没看;他好像不想说话,却又好像告诉我们什么。我无法想象达芬奇还能是个什么样子,或者从他出生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子。但,我想达.芬奇就是达.芬奇的样子,或者他只可能是这种样子了。他是岁月本来的样子,哲学的样子、智慧的样子、精神的样子。从岩石上浮现出来的样子,不存在于年龄之中的样子。
给自己找个地方永远地靠下去到永恒,你会选择在哪儿呢?达.芬奇靠在了“崖壁”上,尽管是理念上的,但很踏实。那是精挑细选的地方,站起来是崖,倒下去是地。在我的印象中,达.芬奇的画,很讲究背景。他在乎人物生存的环境,和结构关系。喜欢美到和谐。但他给自己选择了荒芜,因为什么都没有而后才会拥有一切。正所谓老子说"道"的至高至极境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一种“从有到无”的大境界。
很喜欢达.芬奇那空洞的眼睛和无限宽的额头。天高地远,无边无际的感觉。也是很哲学的感觉。他们是达.芬奇的标志。你不知道他究竟有多么神秘,你不知道他想什么,你不知道他还想干什么?谜一样。
达.芬奇是有父亲的私生子,但他的父亲要他却不要他的母亲。母亲在23岁就抑郁而死了。而《蒙娜丽莎》的模特丽莎恰好也只有23岁。然后他带着这张画,从佛罗伦萨飘游到米兰再回到佛罗伦萨,再由佛罗伦萨漂泊到罗马,最后又飘到法国。《蒙娜丽莎》在他看来是有生命的和与他的生命不可分离的东西。他把那一抹温雅的微笑,带给全世界,赞颂生命的可爱,揭起人性觉醒的旗帜。并告诉世人“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这正是达.芬奇的人生哲学。里面有对母亲的怀念和对父亲的谴责。
站在达.芬奇《自画像》面前,你可以随便想,但肯定不会什么都不想。这种对晤之后,是无尽的艺术、文化和哲学的盛宴会向你拥过来。让你多了一些感知世界和人生的愿望。这就是达.芬奇《自画像》给人的力量。也是达.芬奇留给自己的世界和留给世界的自己:质感的脸,哲学的魂。
推荐理由:让人沉静的文字!
对一幅画的解读,对一个高尚灵魂的解读,更是对生命的探索与思辨!
隽永精辟!推荐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