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联盟官网-设计师互动平台 

25高清案例 私宅课 素材严选 设计师证书申报通道
2009-09-10 发布

haocoic

积分:2430

私信

夜航笔记
  
    
  之一
    
    
  贾捐之,其人于史籍之中并无大名。只是一提起他的祖辈,可能诸位便会有所耳闻,他乃写过《过秦论》的贾谊之曾孙。几日里闲来无事,翻阅几本古籍。发现古之文人的尺牍小品,颇堪玩味。其中便有贾捐之的《与友人书》,现录之如下:
    
  “大丈夫以凌云之气,而俯首书案之间。午夜一灯,辰窗万字,盖将学为有用之文,以歌太平,颂中兴;否以策治安,演丝纶耳。岂肯为此沾沾,徒作酸文耶!虚辱君命,戏笔横斜。”
    
  姑且不论贾捐之的生平,咱们来个“断章取义”,只看这封小小的《与友人书》。虽然只是一封短札,然其言语之中豪气纵横,也庄也谐;或者有投笔的冲动,或者有安邦定国的壮志。既有对自己的嘲弄之意,又有讥讽世人的尖锐之语。古来文人作文,若是正襟危坐,有诸人目视,心中又琢磨着‘立言“的大志,那就未免会有矫饰之处;或者勉为其难、自圆其说,更有强词夺理者,于是就会失之坦荡,----文章欺世,自古有之。便是那大诗人李白也是”醉书“蛮草,吓退夷人。若太白正当清醒之时,有贵妃磨墨,有力士捧靴,纵你再狂,恐也难免兢兢。这文人间的尺牍书信就不一样了。因为是友人,书信相寄,诗文相交,既是雅事,又不受羁绊,但言之所欲言,更易流露其真性情。贾捐之的兴致可见是满高的,言语之间也颇为自诩,案牍之间自谓有“凌云”之气,足见其志不小。鄙以为做人为文当有如此气概,气象要开阔;文笔要洒脱,纵然难免有些许破绽,只要文章生辉,或可知足。
    
  文中又提到‘有用之文”。这个有用之文的涵义在今日自然是有了很大的进化的。我所感兴趣的是其与之相比较的“酸文”,这个概念。
    
  放眼当今,又有几篇所谓的文章能够超脱“酸文”的范畴呢?有人说是时代使然。歌颂祖国的欣欣向荣,既难写又没有几个人看,可谓“吃力不讨好”,因而这样的文字除了偶尔见诸中、小学生的作文之中,在其他地方已经不多见。着可以理解,歌功颂德总是适得其反么。那么抨击时世,指摘当今呢?这样的文字很容易出风头。每个时代与当局作祟的文人文章,总堪惊服;于历史而言,若你言之凿凿,语意深远,不意射中命门,到也真是青史留名的好法子。可是这样的文章是最有风险的,手笔把握不好一个“度”,恐怕就会有“斩立决”的厄运。且看,歌功颂德虽然容易名利双收,也容易为同道所不齿;而做一名“斗士”又着实要时刻为自己抹一把汗。----怎么办?
    
  我们的文人是一个很聪明的群体。两者不可行我取第三道路:中庸之道。于是乎,各式各样的“酸文”得以大行其道。我写种花种草,谓之修身养性,你管不着吧?我写风花雪月,谓之永恒话题,----谁不恋爱?我写家中猫犬,一畜生尔,中国还没有’狗”道主义吧?再“深刻”一点,我写“痛苦”、“失望”,谓之人生感受,更是冠冕堂皇!此中或有大手笔,写这种小狗小猫也能使人受益非浅,但是不论你再怎么“以小见大”,也只能是“无病呻吟”或“有病呻吟”而已,概可归入“酸文‘行列。
    
  那么,何谓”有用之文“?
    
  老船坦言自己向来也是善于做酸文的,不论诗歌随笔,一想到要公之于众,便各有顾及,不得任气。只是怎样的可以称为有用的文章呢?贾捐之言“以歌太平,颂中兴”,----于今已不可取;又言“否亦策治安,演丝纶”,这或许有点意思。只是好象还轮不到你我之辈指点江山,有些位置,在每一个时代仿佛都是“世袭罔替”的,纵你有大才,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怎么办?怎么办??
    
  突然之间灵光乍现,脑中浮出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细细咀嚼这句话,竟然有些许苦味。匹夫?匹夫!原来手操竹管之辈,皆为匹夫,即便自诩“有责”,更加之“拼搏奋斗”,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到得终了呢?。。。。。。
    
  ----贾捐之,字君房,贾谊曾孙,汉元帝初待诏金马门,坐法弃市。一生写过几篇“有用之文”,如《弃珠崖议》。可惜皇帝不惜此“有用之头”。
    
  ----2003.12.19 完稿
    
  
  之二
  
    
    
    
  苏东坡诗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感叹人生的诗话多矣,谁不曾经过一些时世;谁不曾跋涉一些坎坷?沧桑总是都有一点,而潇洒无意、淡然处置者鲜有也。如张五常先生所言:“余生也晚,不能与李清照谈恋爱,不能与李太白对酒当歌。”----先生视之为憾事,岂不知若与李清照相酬,想来情难尽堪;与太白相酌,对饮岂不成了”四人”?杀了风景是言重,追慕古人也属见贤思齐的雅意,只是人生各有际遇,怎可一概论之?----所谓水落于是石出,独处一隅未尝不是做人作文的“进补”方子。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名利自然是个人见人爱的“尤物”。大丈夫有凌云之志,有接济天下之豪情;有匡扶众生的雄心,是足可嘉。儒家的精义想来也是在此。然而圣人又说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言下之意,不能一展宏图,则要独善其身。只是这道可行不可行,圣人也并没有给后生小子留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这就让我们这些游离于“圣贤书’和“俗尘事‘之间的后辈读书人,难以分辨、摸索这种运作平生的操柄。奈何?
    
  找来找去,似乎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答案,因为答案太多了,也便相当于没有答案。想起多年以前读完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后,尚在那种单纯简练又悱恻的境界中难以自拔之时,又乍然得到了卢梭的散文名作《瓦尔登湖》,一时之间竟是难以接受文中那种安详、静谧和思辩飞扬的味道,于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的敷衍过去了。待到了大学的几年,偶然于图书馆里一个偏僻的架栏找到了一本书,美国人海恩斯著的〈星.雪.火〉,一起读完,意尤未尽,又反复玩味了几遍方才罢手。这书无甚奇处,仅仅描写了一个加拿大猎人在冬季独自一人奔波于雪原之上的日日夜夜,不同的是这个人善于思考和安于独处的心境。竟然使我着迷至此。于是回头去寻卢梭的身影,再读之后,欣然之间也有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心得。
    
  什么心得呢?便是一个“静”字。若是纠缠于此,单说一个静字的玄虚,就类似于参禅悟道了。我辈生于斯,长于斯,食于斯,难做出尘之想。佛家的语录也恁神秘,以局外人观,岂不是也由’世”中而来?所以这个“静”字也难祛除与生具来的“葱花味”。我的意思,此静为心静,万物囿于胸襟,不落荃蹄,潇洒优游,随遇而安之意。
    
  所谓:“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既是不知‘东西’,这“指爪”又何曾留下?唯一个意字在先,静则见其意也。
    
    
  ----2003.12.20 完稿
    
  
  
  



转自: http://www.21huagong.com

 

 

haocoic

积分:2255

私信

    • 平面优化交流-115
    • 平面优化交流-112
    • 平面优化交流-113
    • 平面优化交流-114
    • 意式表现
全部评论
沙发
oo7 2009-9-10 20:24 来自: 吉林延边州延吉
感谢分享
板凳
沈景 2009-10-17 16:51 来自: 江苏宿迁
都是什么东西啊  。

没看见啊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加微信群

只欢迎设计师加群,做广告的一律不允许,加群请先加微信:snsjlm0

官方微信

关注微信锁定精彩,每日推送精选案例或资讯,公众号:snsjlm!

我要设计

如您需要设计,免费为您对接最适合您的设计师,电话:15011229364!

奖项证书

打通协会设计认证通道,提供证书申报服务,微信:13436879894!

  • 联系客服
    •   QQ 44247496

    •   13693232461
    • 工作日:早9点晚6点


      备用联系:15011229364(电话/微信)

  • 二维码

    官方微信/小红书

    关注室内设计联盟

    • 微信扫一扫关注本站公众号

      关注本站公众号
    • 小红书

      关注小红书
  • 发布
  • 收藏
  •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