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几篇关于建筑设计师的时代,设计师有什么成本以及设计师的各种吐槽,刷爆了朋友圈。一时间感觉设计师都有点空了,原来都在闷声干活,现在有点闲了,加上微信传递的存在感,就开始发发声音,还真的说到广大设计师的心里去了。 自2016年以来,整个建筑设计市场进入了漫漫熊市,各种裁员,降薪,倒闭的传言此起彼伏。我因业务关系,听到的风声版本更多。 一是设计公司唱衰版: 1. 某甲方设计院,待遇一年前还超出行业薪酬的2-3倍,挖角设计公司,声称自己的项目十年也做不完,转眼就要裁员40%,由此看来甲方的日子也不好过。 2. 某些外资大牌设计公司,声称业务下滑不大,但应收账款再也不如从前,来自总部的指令是必须裁员10%~30%不等。外资公司还是很现实的,一切按照市场来,和人情无关。 3. 某国内千人大院,在业务的压力下,进行组织变革,支持各分所,各小组进行自主承包制,自行接单,然后向公司交纳管理费。还是本土公司办法多,裁员都能变相说成改革。 4. 某中型设计事务所,被开发商拖欠设计费,“要钱没有,要不抵房”。可是设计费支付房价不够,还要倒贴。这样下去,真的要逼的设计师如民工讨薪般去跳楼。 一是恶性竞争,收费无底线版。 1. 某国内设计院在竞争市场价为每平米十元的项目时,最后有人给出了每平米3元的报价。真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算下来连成本都不够。 2. 几乎所有原来都不参加设计投标的外资设计公司,今年都悄然转变了,只要甲方邀请,为了区区的投标费用,也欣然接受。在人民币的面前也不得不低头啊。 3. 就拿我们亲身经历的一个近10万平米的综合商业办公项目的室内深化设计来说,我们技术标第一,但商务标高出最后对手一倍(最终价60万元)。我们负责任地测算过,按照投入成本(设计服务期2年,驻场服务1年)测算一定亏损,真是就算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的节奏。 但也有公司是完全相反,市场越差反而越好,总结下来有两类。 一是确实在某些领域有领先整体设计市场的创意,创新能力,也就是真正的设计品牌影响力,能给用户创造价值的公司,属于物超所值。二是定位清晰有卖点的设计公司,在某一方面有独到的技术和服务,属于高性价比的公司。我们就属于这一类。还有一些产业链的公司,是市场越差他们业务更好开展。前几天遇到一个媒体朋友感叹,现在约设计师比以前容易多了,以前举办个筹划活动,每次到最后都提心吊胆,生怕设计师们太忙放鸽子。现在几乎都不用催,基本都能到齐。还有咨询公司明显业务多了,因为设计公司忙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只有一个问题就是缺人。现在业务下滑,又好像公司内部什么都有问题,有一堆管理问题需要解决。 还有设计圈可气又可悲的组成者,设计师群体。 设计师群体,在如今火爆的市场下,一类人像打了激素般被迅速催熟,画了一年的图就是设计师了,工作三年就成了项目负责人,有了4~5年经验就当上了总监,一不高兴要不就自立门户成立公司,要不就直接跳到甲方,见面聊的是年薪几十万或各种收入加起来上百万。如果挣得少,都不好意和别人说。另外一种现象是,设计师都在追求明星化,都羡慕一朝成名,抛头露面,各种包装自己,甭管是一流学校还是四五流学校的设计师,仿佛贴上设计师的标签就只有做方案设计才有出路,导致现在市场上落实设计执行,把图画准确的工程师成了稀缺人才,这也是很多设计公司的痛。 其实,以上的种种现象,都是过去十多年市场高速增长带来的后遗症。在房地产疯狂上涨的年代,买到房就能赚钱。设计对开发商来说就是快速地把图画出来,像工厂一样配合项目进度,一切创新设计,设计增值,以及认真按设计流程工作的想法在追求速度和经济效益面前被击得粉碎,各种复制的产品和不合格的图纸都卖得掉,所以设计公司和设计师也乐得躺着挣钱。因此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同质化的设计工厂,追求的是速度和规模,最后带来的结果是市场上有特点,能设计创新,真正提供得出设计价值和把执行图纸画得准确的公司很少。这也就是当市场寒冬来了,这两类公司还能存活下去的原因。 上面所说的不同设计公司的现状有点冰火两重天,对一些做好提前准备的人来说还有很多机会,对一些在泡沫中迷醉的人来说瞬间感觉难受,也印证了一句经典台词“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