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浮荣不久,芳草易衰 后能于忧生忧世间,有情无情处建一屋岭 取石之恒坚、纸之逸韧 于糯白间系一古意牵连 以法秦汉魏晋 极质素、极淡荡、存风骨、尚超逸 如振振公子 恬虚乐古,援琴而操,侠骨豪心,放达任情 待雪尽冰销,观风俗之盛衰,时运之隆污 趁云封琴窗,春歌寂时,犹爱梧枝香
吴越时期,作为南京发祥地之一的秦淮区,山色如黛,烟雨飘絮,名仕风流。历史的秦淮早已远远超过其地理意义,成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人们从《桃花扇》和《板桥杂记》中模模糊糊地谈论着明末秦淮河的艳迹,又在沙涨水落、洲陆相连之时,发出⌈登吴会阁远眺,都下江南水翻缘⌋的喟叹。 ⌈来凤街⌋上,沿街人头攒动,为宴客游乐和送别之所。历史终于敲破金陵的阴霾,拨动着吴越的民世风情,只解欢娱。而当代建筑如何在此历史的余温与人文的深厚脉络中再次立足,以一种新的姿态转身,并与城市、生活、文脉、历史、未来相连接,并再一次站在时代的洪流中问询... 凤来梦乔
公子本淡荡 白纻披烟云 清风散眉处 凤子梦梧乔 陆羽在《茶经》中认为,茶树以长在乱石缝隙间的为上品,设计师以石破题,将人置于自然材质之中,石、木色、和纸、规则中的不规则肌理,或柔和、或粗疏、或明灭,在风雅中平添一份厚重的自然气韵。
色调内敛,抹去了那些锋锐而喧嚣的绚烂,只如土木之色温、如素纸之渲染,如自然之气度、深度、沉静、润泽,一切都隐蕴着美的力量。这种美是向内里探寻、凝结的,如一隐士公子、似一璞玉天成,有着沉潜的格调,带着人文的温度,是具象性格的,达到极致时,便觉⌈素雅⌋。
室内如一园景 无树苔四时之常愁 却展严深日影悠悠 并没有对技巧的过度追求,却是对自然的适应、模仿和再塑,是为东方文化的当代表达。这种大胆的去繁就简的手法,和直线的要素,让人看见纯粹,就像茶道教人纯净和谐;又在嵌入的石块中,展现出自然的力。它让此间的纯粹有了具体的形象,也是一个象征,如题与题眼、美的甘泉,让无情与有情相通,自然与人工共存,生生共息、彼此连接,是对自然的信仰。
视线在微妙的色瑰中错落,并从秩序中挖掘出节奏和韵律。纯粹并非单一,美感亦可悦人。 真味
在半遮半明、半实半虚之间,延续茶中素朴天真、沉静幽娴之深味,秉承茶文化质素之风雅。又以利落干净的线条,几何之体块,抹去世俗之娇气,当代人文语境,爲恬淡、爲质朴、爲疏远,总曰茶的真味。
于虚室中静度光阴,白日虚照,灯火先迎。在珍视传统的同时,也应唤醒现在,创造未来。在 布局 和结构中考虑功能、节奏、动线的和谐,在材质中以极大的敬意引入东方美学,和纸朦胧、藤艺文雅、木色沉稳,于是空间在东方式的有机材质中得以生长,获至谦默、静笃、守虚的姿态。
芥草若虚净无泥 石壁浮云自去来 门外见石,取石之品格,坚定、恒久。又在玻璃上迭纸,取纸之柔韧、如草芥般细微肌理,浮动、超逸。以皱石生实,透纸生虚,彼此相生。承自然之野趣,亦重视人工之格物,于框架中调和东方诗意境界,表粗疏与细腻之对比、浅与深的反差,避免单调和反复。
于室中留白,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无胜于有。经纬交织,深浅交替、线与体块的交迭错落表现极致,垒以边界分明,又悬以不规则石灯破局,以谋小中见大、实中生虚,接引现代建筑之微妙禅意,刻书一石一世界。 艺术是抒发心声的语言,如何从当代世界中回望传统,从遍布的西式教法规则中讲述东方,从钢筋水泥中守望自然,都需要艺术的想象,彼此间和谐相生,即为美。 数理自然
[color=rgba(0, 0, 0, 0.9)]藝術是抒發心聲的語言,如何從當代世界中回望傳统,從遍布的西式教法規則中講述東方,從鋼筋水泥中守望自然,都需要藝術的想象彼此間和諧相生,即為美。
对建筑的局部结构进一步深入,如同展现的是一种当代雕塑,材质亦有情绪,骨架既是骨骼,于细节处塑造的是转折、斜面、直线、角度,呈现几数理之美。没有绚烂的色彩、精美的装饰,却以朴素的工艺邀约风月,让自然为作品倾注力量、光影与诗意,观赏建筑之美,就是观赏自然。
既不秀华丽炫技之浮 亦不现传统深厚之沉 从容不迫 如公子怀仁且智 意托山石 如果说这里有美,这种美是以自然和数理为靠山的,而所谓数理,其本质亦是宇宙的节奏。结构看似错综,却并未失却其单纯,实则是顺应四时自然与内心世界的。设计师们总是从自然中吸收喻示,而建筑呈现的,并非是一个人的原乡,而是阳光下普世的风月相通的世界。
材质若寓意过多,就会显得繁琐啰嗦,若造型造作,则会令人腻烦。提炼本质,效法自然,使其具备内敛沉静的质朴气质,和为结构服务的恰到好处的造型特征。
身处当代的洪流,无法再以过去的方式看待传统,但仍可沿袭东方园林中以小见大的审美方式。以工业化的平滑弧线碰撞石材的粗疏肌理,如立“山石”之下,倾听当代与传统、与自然的对话。
以几何,以度量规划,以当代诠释东方。精选硬木为实,栅栏、透纸为虚,以避僵硬几何及刻板印象。无事往来,茶烟清心,素手推窗,梧桐寂寂。于山水诗境之间,依然持守着千年的茶文化,以更深层次的含蓄方式,成为美好生活的精神指引。
凿石开题,修木含情,纸寄韧逸 淡容如洗,默白不言 实则藏巧于拙 紧驰相适宜 然寄意深直于古典 抱月难为踏侠梦 于梦醒时,拨火添茶灶 看桐花一年年
潘冉 名谷设计机构创始人 名谷设计机构创立于 2007年,十八年沉潜与磨砺,历经西方现代主义建造法则,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回望追寻经典美学观念,解读空间哲思,重塑城市生活希望。 名谷人从传统筑造功法到艺术领域与建筑的内在联系出发,完整清晰的认知设计学脉络与设计践行的高度统一。团队严实的训练与精英客群执业经验:造就其事务所成为亚洲最具设计统合能力的设计团队。
|